第一节 土 地
第一节 土 地

  明、清时期汝阳县总面积共2862平方公里(含今平舆县),合可耕地4293000亩,洪武初年(1370年),官民田地91453亩。因各地官府统计时统计人员徇私和标准不一,这些田亩数据并不可靠,"多有二三亩合一亩者,其地皆有浮余",有"九亩作十亩""九亩五六分作十亩","而因此一二分之虚地虚粮无从推去"。到弘治十八年(1505年)县土地增加到145156亩,比40年前增加53763亩。万历三十六年(1 608年)为592130亩。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需求也逐渐增多,加上沉重的赋税,迫使广大农民不断开垦荒地,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县有新旧成熟地共838264亩。
  民国26年(1937年),县耕地3026120亩。1951年4月,汝南、平舆分治,县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可耕地1621800亩,人均耕地4.0亩。随着人口的增加,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县耕地不断减少,1966年底,有耕地1423743亩,每人平均3.0亩,而到1985年末,还有1271799亩,每人平均耕地仅1.75亩。在全部耕地中水田13165亩,占总耕地的1.03%;旱地1258634亩,旱地中有水浇地117498亩。
  一 耕地面积

  二 土壤及其分布
  县土壤共有4个土类,4个亚类,11个土属,32个土种。
  (一)黄棕壤土类 汝南县只有黄褐土亚类。根据母质不同,又分为黄胶土、老黄土、白散土3个土属。
  (1)黄胶土 分为壤质浅位厚层黄胶土、壤质中位厚层黄胶土、浅位少量砂姜黄懈土3个土种。主要分布在大王庄、马乡、官庄、和孝、水屯、韩庄、金铺等乡。面积130056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7.54%。该土质地粘、重,耕层浅,耕性差,适耕期短。
  (2)老黄土 分为黄老土、壤黄土、白黄土3个土种。主要分布在汝河,臻头河及其它支流两岸的高台地上,多集中三门闸、三里店、官庄、舍屯、金铺等乡。面积333253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19.06%。该地质地适中,耕性良好,适耕期长,耕层较厚,保水保肥,耐旱耐涝,适种作物广。
  (3)白散土 分为活白散土、死白散土2个土种。主要分布在大王庄、马乡、和孝等乡。面积294631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16.85%。该土易耕,适耕期较长,保水保肥性较好。
  (二)砂礓黑土类 根据黑土层出现的部位,有无石灰反应,分为砂礓黑土、灰质沙礓黑土、灰白土、黑老土4个土属。
  (1)砂礓土 分为青黑土、深位少量砂礓黑土、深位薄层砂礓黑土、黑懈土、浅位少量砂礓黑懈土5个土种。主要分布在留盆、板店、金铺、罗店、舍屯等乡。面积172339亩,占全县总土壤面积的9.86%。该土对作物有选择性,质地粘重,适耕期短,遇雨发懈,遇旱裂缝,口墒难保,漏水漏肥,怕旱怕涝,不易捉苗,但养苗拔籽好。
  (2)灰白土 分壤质薄层灰白土、壤质厚层灰白土、壤质厚层黑土底灰白土、粘质薄层黑土底灰白土4个土种。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地区的三桥、马乡、王岗、官庄及韩庄、老君庙、水屯等乡。面积212614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12.16%。该土耕性良好,保水保肥力较强,通透性较差,粉砂粒多,雨后易板结、淀浆,有机质、磷素缺乏。
  (3)黑老土 又称为两合土。分壤质薄复黑老土、壤质厚复黑老土、粘质江复黑老土、粘质厚复黑老土、壤质老土、粘质老土6个土种。主要分布在水屯、南余店、留盆、罗店、金铺、板店等乡,位于洼地边缘。面积431757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24.69%。该土耕性良好,适种期较长,保水保肥性能好,肥力长而稳,养苗拔籽,适种作物广,是比较好的土壤。
  (三)潮土类 县境内只有潮土亚类,下属灰砂土、灰两合土两个土属。
  (1)灰砂土 分灰粗砂土、灰细砂土、灰青砂土、肥壤灰青砂土4个土种。位于河漫滩或河流故道上,面积22189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1.29%,多集中分布在张楼、三里店、罗店3个乡。该土耕性好,透水性好,保水保肥差。
  (2)灰两合土 属灰小两合土、灰两合土2个土种。位于砂土外侧的沿河阶地,集中分布在沿河的张楼、三里店、张岗、三桥等乡。面积128932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7.37%。该地有夜潮现象,质地适中,耕性良好,保水保肥,不怕旱涝,养苗拔籽,适合种多种作物。
  (四)水稻土类 在汝南县仅有淹育型水稻土亚类,分为黄棕壤性淹育型水稻土、砂礓黑土性淹育型水稻土2个土属。该土分布在常兴、和孝2个乡的薄山灌区内。
  (1)黄棕壤性淹育型水稻土 仅有白黄土田1个土种。面积847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0.05%。
  (2)砂礓黑土性淹育型水稻土 有青黑土田、壤质老土田、粘质厚复黑老土田3个土种。面积1510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0.86%。
  三 土壤养分
  (一)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碱性一般在PH(即土壤酸碱度)6.3~7.8之间。其规律由北向南PH渐低,水田比旱地低。旱地耕层较低,PH6.3~7.5.下层PH7~8,点片盐斑及有石灰反应的地块,PH8~8.7。
  (二)土壤有机质与氮
  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07%,幅度为0.50~2.19%。有机质含量1~1.5%的面积,占63.6%。有机质含量0.6~1%的面积,占29.4%。其中以留盆、三门闸、罗店、常兴等乡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在1.20%以上。其余乡有机质含量多在1~1.2%的范围内。
  土壤全含氮量在0.030~0.110%之间,平均0.076%。含氮0.050~0.07%的面积占51.7%。0.075~0.100%的面积占45.2%。以留盆、板店、三门闸、水屯乡较高,平均0.085%。其它乡都在0.065~0.078%之间。以砂姜黑土含量较高,为0.092%。黄胶土、壤黄土、两合土为0.065~0.076%,灰青土最低为0.507%。
  (三)磷与钾
  土壤全磷(P205)含量为0.025~0.140%,以粗砂土、灰质砂姜黑土、小两合土、老黄土含量较高,为0.120~0.200%。灰白土、白散土、黑懈土含量较低,为0.052~0.080%。
  土壤速效磷含量为0.1~95PPM,平均12.1PPM。低于10PPM的为缺磷土壤,这类面积占60%。其中低于5PPM的为极缺磷,面积占30%。以留盆、舍屯、张楼、金铺等乡含量较低,为4.4~9.5PPM。尤其留盆乡最缺,仅有4.4PPM。以三门闸、三里店、张岗等乡含量较高,为16~20PPM。其余的乡多在11~15PPM。
  速效钾含量丰富,平均113PPM,高达269PPM。其分布规律由北向南递减,北部留盆乡平均为156PPM,南部大王庄乡114PPM。
  总的看来,全县土壤养分是氮少、磷贫、钾较足,有机质含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