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大事记
第一编 大事记

民国元年(1912年)

  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2只,通令各省改用阳历。
  是月,南汝光道尹李兆珍、陆军第六镇统制李纯。在信阳选派国民党员方遂挺、刘鹤皋等,至南阳访李亚东、王天纵等联络军情,表示拥护共和。
  5月,成立信阳县参议会(议员27名),为立法机关,董锡赓、陈庭赞为正、副议长。同时选举县参事会为行政议事机关,会长由县知事兼任,有参事5人。两会于次年12月奉命取消。
  12月,都督张镇芳制定清乡局章程,颁行各县。信阳、商城等州县各村调查户口、设置门牌,挑选壮丁,购备军械,成立守望社,所需经费按地亩摊交。民国3年(1914年)改守望社为清乡局。
  是年,县设公署,改知县为知事。李绍绅首任本县知事。
  是年,开通信阳至郑州人工电报电路。
  是年,信阳城内设立盐业银行和河南豫泉官银钱分局。民国4年(1915年)后,商业逐渐兴盛,中国交通银行等陆续在此设立分行。
  是年。县议事会议决,成立公款局,局下设会计、庶务、文牍各员,分科治事,专管一切公款出纳。局址在旧学正署。
  是年,信阳创设屠宰税局,系委办(民国20年改为包办)。

民国2年(1913年)

  2月7日,信阳地震,震级5,烈度6,震中心在北纬32°12′、东经114°6′,即今彭家湾乡顾岗水库一带,房屋有至崩塌者.
  3月1日,信阳州改为信阳县(为一等县),属豫南道。
  4月,境人查光复、尹新宪、郑宛南等在开封从事反对袁世凯、维护共和的革命活动,被人告发,当局捕禁,先后遇难。
  9月,开封军警联合会受袁世凯密令。缉拿河南革命党人。信阳国民党员何卫岑、王泮琴被押至开封枪杀。 
  秋,白朗义军攻克吴家店,旋即东去。冬,袁世凯北洋军第六镇李纯派张敬尧团长带兵驻五里店防堵。

民国3年(1914年)

  2月13日,白朗军自皖折回,过东双河、谭家河西向随州。袁世凯命陆军总长兼代理河南都督段祺瑞到信阳布署"聚歼"白朗义军计划。同时,还动用飞机一架到信阳参战。英、俄等国驻华使馆武官亦先后来信阳"观战"。义军西走随、枣,驰骋豫鄂边界。
  是年,六七两月天旱成灾,县境二麦不登,禾稼枯焦,西南王家岗一带尤甚。时斤米涨价至80文。居民辗转流离、死亡相继。省巡按使田文烈拨信阳赈银4500元,交县知事散放。

民国4年(1915年)

  2月,知事翟春昭筹办成立警备队,照章招募马步兵役100名。民国7年(1918年)6月奉命改为巡缉队。
  是月,美国旧金山举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信阳毛尖茶、铁沙、苎麻等13种产品参展,其中毛尖茶获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
  夏,东南乡蝗虫发生,未至成灾。
  11月,县八大茶社联合组织茶业公所,所长由各社社长轮流担任。

民国5年(1916年)

  7月,由劝学所分设县视学,负责视察教育,并辅助县知事办理教育行政事宜。民国12年(1923年)并入教育局。
  是年,于老城东关旧校场始建县苗圃,占地45亩。
  是年,汝阳道立女子高等小学、国民学校和县立乙种蚕桑学校分别在信阳成立。民国10年(1921年),女子高等小学和国民学校合并为道立女子师范,民国12年(1923年)改为省立。
  是年,信阳贫民工厂(后改为平民工厂)建成,民国8年(1919年),厂址被驻军侵占,工厂停办。

民国6年(1917年)

  1月10日,《民国日报》载:浦信铁路自民国3年(1914年)开工以来,已耗资200多万元,因资金匮乏停工,该路事务归并津浦路局兼办。
  是年。全县在册实籍69488户,393495人,其中男221314人,女172181人。

民国7年(1918年)

  1至2月间,信阳以南各车站停开客车、货车,专备运送北洋军队南下,与护法军作战。
  5月,豫南巡缉营统领袁家骥等,筹资创办"信阳光华电灯公司",装75千瓦蒸气发电机1台。民国15年(1926年)毁于战乱。
  8月,由河南交涉署委工程局成立租地局于鸡公山,专司豫界森林地招租事宜。是时拟定有租地章程11条。
  10月,瘟疫流行,旬余日,病者十之八九,死者十分之二三。
  是年,富户郭克强在明港火车站西开办代销煤庄,年销量约300吨。
  是年,信阳奉令设立水利分会,民国12年(1923年)各县改设分局。
  是年,信阳组编巡缉队200余名,至民国11年(1922年)被直军击溃,遂取消。

民国8年(1919年)

  3月4日夜11时,新驻信阳车站吴光新部两营官兵哗变。后被驻城厢靳云鹗部击溃,变兵分三支向罗山、桐柏、正阳逃窜。
  5月,信阳车站盐商"豫丰厚"创设消防队。归信阳警察所节制,额定长警26名。民国15年(1926年)消防队解散后,由民众发起组织救火社,民国22年(1933年)改组,定名为信阳县消防会。
  是月上旬,省立第三师范学生为声援"五四"爱国运动,宣布罢课,组织宣传队到街头、铁路沿线宣传,并致电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要求拒签和约。在第三师范学校师生推动下,商人罢市,铁路工人罢工。发起"抵制日货"活动。
  11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福州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12月22日,信阳设立"检查日货事务所",并告知商号,自即日起不准再购销日货。

民国9年(1920年)

  11月中旬,冯玉祥率陆军第十六混成旅移驻信阳、确山等地。该部军纪严明,买卖公平。
  冬,武汉学生运动领导人恽代英将在武昌组织的进步团体--"互助社"迁于柳林王家店小学,积极传播进步思想。
  是年,薛继逢、朱浩然、刘景向等建议,信阳各界人士捐款,于信阳北门外建豫南大同医院,即今地区人民医院。民国12年(1923年)8月开诊。

民国10年(1921年) 

  1月28日,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冯玉祥,以欠饷为由,令部属在信阳截留京汉铁路局由汉口运解北京之款20万元。同时电陈北京政府,声明系不得已而为之。并请准将此欹由欠饷项内扣还。
  6~8月,霭雨成灾,倒塌民房无数,禾稼多被淹死。
  夏,信阳城西陈家庙小学校长高峻宇等人创办"实现生活社";组织进步教师和学生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引导社友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组织在本县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10月10日,信阳"三师"学生、铁路工人和手工业工人为收回胶济铁路举行示威游行。
  是年,前陆军十四师师长靳云鹗,令军民建别墅于鸡公山,取名"颐庐",并于颐庐左近建学校。

民国11年(1922年)

  春,在中共武汉区委指导下,"信阳铁路工人俱乐部"在共和里成立。11月,改为信阳铁路分工会。
  夏,奉系、直系军阀混战,豫督军赵倜投降奉系。是时,南阳镇守李治云部及汝光等局巡缉队奉赵倜令进击直军驻信阳的某团。直军靳云鹗部得鄂军第二十一混成旅北上救援,大败奉军于两河口。
  8月,信阳师范讲习所在县城崇圣祠成立。教师高峻宇、易桂五等筹办"豫南图书馆",大批经销《向导》、《独秀文存》等进步书刊。

民国12年(1923年)

  2月4日,信阳铁路工会响应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举行总罢工。信阳驻军靳云鹗部五十三团对罢工群众实行武装镇压,勒令复工并残杀工会执行委员胡传道。但工人严阵以待,誓不妥协。坚持到8日下午通车后复工。
  4月1日,信阳各界召开国民大会,强烈反对袁世凯卖国"廿一条",与会2万余人。会后分别在县城和车站一带游行讲演,并通电全国。电文提出(一)请政府据理争驳,根本否认"廿一条",收回旅顺、大连市;(二)国民自动与日本经济绝交,一致对外。
  6月3日,信阳县国民对日外交大会在县立高小召开。代表就同兴成公司与日本人私运木炭出境一事进行讨论,决定对该公司罚钱70串。继对柳林盛丰公司罚款800元。
  是年,修筑信(阳)潢(川)公路。后因故停修。民国21年(1932年)12月重修,次年5月竣工,境内长27公里。

民国13年(1924年)

  秋,中共党员秦君侠受武汉党组织派遣来信阳省立师范学校任教,开始在境内宣传马克思主义,从事革命活动。
  12月,陕军邓宝珊部及豫军樊钟秀部3万余人同驻信阳城,每日支领军费数千元,地方知名人士电吁京、汴,请求减民负担。驻军闻知,逮捕县知事程羽霄。
  是月,直系军阀吴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惨败,残部在冯玉祥追击下,退据信阳,湖北督军萧耀南恐吴入鄂引起战祸,请吴下野。吴走投无路,电告皖系军阀段祺瑞,称病入鸡公山疗养。6日,吴携家眷及卫队赴鸡公山,旋被国民二军胡景翼部驱逐入鄂。
  是年,信阳设环境电话总局和长途电话局,长途电话可通开封、郑州。

民国14年(1925年)

  年初,成立国民党信阳县党部,负责人周少溥等。翌年初,党部撤销。
  春,中共北方区委派中共党员刘少猷来信阳,任铁路工会秘书。
  4月5日,信阳各界于大马路操场召开孙中山先生逝世追悼大会。豫南道尹刘莪青、信阳铁路工会秘书刘少猷在会上作了演讲。
  是月下旬,本县第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CY组织--党团独立支部在信阳铁路扶轮小学诞生,由刘少猷、王克新等人组成。
  6月12日,信阳省立"三师"、县立师范讲习所师生及铁路工人万余,在车站大操场举行声援"五卅"运动大会。并决定成立"上海五卅惨案信阳后援会"、随又组织"援沪敢死队"70余人,出版《血拼》(三日刊),报导"五卅惨案"和全国罢工斗争情况。
  7月,经过筹备,中共柳林特别支部成立。书记高峻宇。
  8月17日,柳林镇农民协会成立。次年1月24日,正式成立信阳县农协会。是时,农会有会员约5万人。
  10月,柳林"高小"、"分小"师生及附近农协会员于柳林镇召开大会,控诉镇警察所长迫害农协会员的罪行。尔后冲入警察所,收缴了警察枪支,所长潜逃。

 民国15年(1926年)

  1月26日,直系军阀孙建业旅攻占贤山、龟山、马鞍山、三里店;寇英杰师进逼两河口铁桥。陕军蒋士杰部扼守浉河,激战10余日,尸骸遍地。2月10日,陕军败退入城,孙旅居高临下,以炮轰城。3月14日,陕军被迫开城缴械。此役攻守长达49天,除两军各有伤亡外,城关百姓亡千余人,房屋毁坏大半。
  3月,中共信阳县党组织奉鄂区党委通知,派周性初、未业炳、汪涤源等8人,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6月,县农民协会通过恢复整理,共有会员35000人。并将部分红枪会改编为农民自卫团,南北两团约万余。
  9月16日,国民革命军北伐克"三关",占鸡公山,入信阳境,吴佩孚军阀各部仓皇北窜。
  是月21日,在柳林建立中共信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后改称县委),书记周叙伦。
  秋,重建国民党县党部,易桂五、郭时哲、易云峰、周叙伦等主管党务。
  10月,中共柳林、谭家河、当谷山支部建立,周性初、李正中、张克选分别任三地支部书记,积极开展农民运动。
  11月,由共产党组织发起信南地区各界人士参加的人民代表会在柳林镇召开,成立了"柳林治安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刘展字担任。该组织行使地方政权职能。辖信南千余平方公里。

民国16年(1927年)

  春,信南农民自卫团击溃骚扰地方、"害民有余"之军阀残部,计有:任国卿之河南宣抚使署卫队团、高宪周、袁英之暂编一、二军。
  3月4日,洋河、九店等地"红枪会",围攻驻扎洋河黄家院靳云鄂部十一师二十二旅,毙该部团长任子琴以下官兵数十人。
  是月,国民党县党部选举易桂五、易云峰、郭时哲、黄醒民、蔡星三为执行委员。
  4月3日,信阳、正阳、息县、罗山、确山等地数万红枪会员围攻信阳城内原直系军队魏益三部。魏部被迫调出信阳境。此举被称为"10万农军围信阳(魏部)",曾声震全国。
  是月16日,武汉国民政府慰劳团于柳林召开万人军民联欢会,对抗击魏益三军队牺牲的烈士表示哀悼,会议还通过讨伐蒋介石及废除苛捐杂税、拥护工农利益等要案。
  是月17日,县农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125人。会议接受并通过了省农协会计划决议案、省农民自卫军组织大纲及政治、经济和教育等决议案,决定建立人民武装,追回劣绅勒派的钱、粮,并将庙产收入收归农会所有。
  是月下旬,中共信阳县委、国民党县党部、县农民协会迁驻信阳城。柳林治安委员会亦随之迁入城内,改称信阳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执行司法、行政全部权力。驱逐军阀委任的县长、道尹,接管县政府,国民党县党部接管道尹公署。全县红枪会改编为农民自卫军。创办农民自卫军训练所。镇压劣绅土豪,推行乡村自治。
  5月上旬,信罗边区的红枪会员被反动分子利用,掘毁铁路,拦劫北伐军军需物资列车,残杀中共党员干部,制造了破坏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柳林事变"。8日,国民革命军三十六军唐哲民部两个团由信阳往南,张发奎之贺龙部由武胜关向北,两路夹击,次日于李家寨击溃反动的红枪会。县委书记周叙伦于柳林车站易家湾不幸遇难。
  是月18日,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发表《告信阳同胞书》,痛斥豫南反动势力破坏北伐军后方、离间军民关系的罪行,号召信阳民众团结起来,铲除军阀势力。
  7月,武汉国民政府叛变革命,国民党信阳县党部被改组,农民自卫军武器被收缴,境内有些共产党员惨遭杀害。"清党"、"打党"风潮甚嚣尘上。
  8月,中共河南省委委员王克新到豫南,调整了县委领导机构,代理书记张志刚。
  10月21日,中共豫南特委作出《关于四望山目前(暴动)工作纪要》。省委委员龚逸情及曾清澄、朱业炳等7位同志到四望山工作,建中共四望山特别支部,龚逸情、王伯鲁为特委驻四望山特派员。
  11月中旬,豫南特委组织四望山暴动,下旬暴动开始,农民军100多人攻破杨家寨,没收了寨内地主财产。之后又攻占冯家庄,汇合确山南下农军,开辟了以四望山为中心的纵横百数十里的红色区域。12月26日,暴动农军攻打信阳火车站,活捉民团团长朱立亭。
  是月,改组后的国民党县党部召开第一次全县代表会,正式成立县党部,选举"执委"和"监委"委员。同时改县署为县政府,改县知事为县长。

民国17年(1928年)

  1月15日,红色区域内建立临时革命政权--豫南革命委员会,机关设在冯家庄,主席蔡训明。同时将信阳、确山农军合编为豫南工农革命军,总队长张志刚。
  2月上旬,信罗两县民团1800余人,在方振武军配合下围剿四望山暴动农军。农军战败西去。
  6月25日,四望山暴动领导人之一李鸣岐在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汇报了四望山暴动的经过及经验教训。
  是月,民团军军长兼豫南行政长官贾德润,在洋河欲强行收编红枪会,"以演说激众怒被刺死。"
  7月8日,中共河南省委委员黎光霁到信阳召开县委扩大会议,着重讨论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12日改选了中共信阳县委,马尚德(即杨靖宇,化名张贵一)任书记。
  11月12日,信阳各界人士于大寺操场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62周年大会,国民党县长汪忠的讲话背叛孙中山提倡的"三民主义",激怒与会学生而被哄走,后解职。
  12月,县召开第二次国民党代表会,选举了"执委"和"监委"委员。

民国18年(1929年)

  5月9日,改中共信阳县委为信阳中心县委,书记贾子玉。
  8月上旬~9月14自,信阳中心县委组织并领导了信阳电报局工人反对军阀武力接管该局的斗争。8月21日,信阳平民工厂工人举行以改善生活待遇为中心的罢工运动,持续20余天,得到信阳铁路工人、学生等各界支持。迫使厂方接受工人提出的9条要求。
  是年,国民党中央航空署在信阳城东五里墩建飞机场,历时3年完工,场地64万平方米。是年,信阳平民学校改为县立师范。

民国19年(1930年)

  2月5日,中共信阳中心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主要是讨论农村之特点、农民之情形,确定党在农村工作的任务与策略。
  5月,信南新店支部组织天平山暴动,突破台子畈保公所,击毙反动保长孙登吾。后遭民团包围,赤卫队长杨青山等突围中牺牲。
  9月,红一军一师自罗山九里关入境后。沿途袭击敌军,捕捉土豪,开仓放粮。22日拂晓,分四路攻信阳火车站,占领票房、站台及大马路各街巷,与国民党四十八师补充团展开激战。至中午敌援兵至,一师东撤至中山铺、辛嘉店一带。后攻破五里店、洋河等集镇。
  11月下旬,撤销信阳中心县委,建中共豫南特委,书记孔剑舞。

民国20年(1931年)

  2月,国民党设县清乡局,调查户口,编组保甲,烙印枪支,旨在防共、反共、反对革命。
  3月,吴汉英率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三团袭击柳林、李家寨车站,驻军旅长侯祥甫被击毙,团长李伯文被俘。
  4月某日,午后降雨、地震。 
  夏,县城首种牛痘,预防"天花"。 
  6月,国民党县党部召开第三次代表会。 
  7月,大雨,两昼一夜方止。浉、淮漫溢成灾,县城墙倒塌20余丈,民房倒塌千余间,人畜漂没无计。
  冬,省国民政府划豫南7县为特区,设抚绥委员会,国民党驻军二十路军总指挥张钫任委员长,令特区各县组织保卫团。本县保卫团下辖9个中队(全县共9个区,每区编1个中队),计有团丁1008人,县长兼总团长。专事"剿共"。
  是年,四乡土匪蜂起,大股杆匪崔二旦,古大申、萧六少等起自桐柏,拥众千百人,往来信阳邢集、平昌关、游河、骆驼店、南王岗、谭家河,直至应山县境。出入山区,数破集镇,或成年累月盘踞不去,或成千上百"绑票"带走,杀烧掠抢,百里几无人烟。地方驻军坐视,官府无奈之何。

民国21年(1932年)

  2月,撤销国民党县党部,省党部派特派员管理全县党务。
  夏,蒋介石及国民政府交通部先后电令河南特区筑路委员会,立即派员会同信、罗两县共同修建信潢公路五里店金关铺大桥。9月21日开工,11月3日完工。桥17孔,长216米,宽3.5米。
  8月,国民党豫南特区抚绥委员会撤销,党务由豫南特区党政联合办事处接管。
  是年,夏旱,秋收十之三。

民国22年(1933年)

  8月,全县人口统计,共63024户,375033人,其中男217282人,女157751人。
  是月,信阳始设防疫分会。
  10月,河南省教育厅派人首次来本县放映电影。
  是年,全县有乡村学校170处,儿童入学率为30%。
  是年,恢复国民党县党部。

民国23年(1934年)

  9月上旬,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吕文远来信阳巡视,改组了信阳县委,胡清瑞任书记。中旬,由于原中共信阳县委书记李剑森叛变,本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由罗山的何家冲出发,17日于东双河、柳林之间越过平汉铁路西进,开始长征。
  是年,《重修信阳县志》由汉口洪兴印刷馆印刷出版,主修陈善同。
  是年,全县年产铁沙约100吨,茶叶1.2万斤,棉花18万斤。

民国24年(1935年)

  9月,中共鄂豫边省委机关迁至邢集乡尖山。进行游击战争的准备和发动工作。
  12月25日,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生串联城内各校师生举行示威游行,声援北平"一二·九"爱国运动。次日晨,两千余学生欲赴南京请愿,遭到阻挠,卧轨拦车,致使平汉铁路交通中断24小时。得到信阳各界爱国人士的支持。

民国25年(1936年)

  秋,全县疟疾流行,农村几乎家家有病人,稻熟无人收。 
  10月,国民党开始在信南地区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实行"户籍连坐法"。并在当谷山和新店设刑场,杀害周性初、李方举等10多名中共党员及无辜民众百余人。
  是年,信阳至南阳公路建成通车,境内长42公里。

民国26年(1937年)

  8月,成立中共尖山区委,隶属于鄂豫边省委,区委书记汪心泰。
  10月,"信阳县各界民众抗战后援会"成立,隶属国民党县政府。次年李德纯任县长后,各区亦先后成立分会,会员千余人。
  冬,国民党第一战区豫南民运指导专员办事处在鸡公山农林试验场成立,其成员多系中共党员。县民运指导员唐滔默在谭家河、柳林等地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发展党员,建立了中共谭家河支部。

民国27年(1938年)

  3月8日,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队千余人在邢集举行东进抗日誓师大会后,在团长周骏鸣率领下东进抗日。
  夏,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中共河南省委竹沟留守处与信阳县长李德纯建立了统战关系。
  4月下旬,河南战时教育工作促进团120多名青年由开封步行至信阳,分若干小组深入信南乡村,采取演剧、办识字班、教唱歌曲等形式,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5月1日,国民党第五战区青年军团实习队在信阳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时,其内部的共产党员先后在邢集、明港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建立信阳工委,隶属中共豫东南特委领导。
  6月15~10月上旬,日军为占领信阳城,先后派飞机连续对信阳狂轰滥炸,据不完全统计,被炸死387人,伤393人,毁房3626间。
  7月17日,国民党军因拉丁派款与罗山红枪会发生冲突,信阳县土城红枪会闻讯支援,遭信阳专署保安司令部常备队镇压,双方激战两天。常备队在土城附近焚烧村庄9个,残杀群众多人。
  是月下旬,一列客车驶进信阳站,刚下车的800余乘客,遭到9架日军飞机轰炸,不少难民及车站附近居民死于非命,其惨状目不忍睹。
  8月,信阳县长李德纯,组建抗日自卫团,共3000余人。各地民众纷纷组织抗日武装团体。
  10月6日,信西李国英率红枪会2000余人在磨盘寨四里桥,奋勇抗日。
  是月12日,日军占领信阳。
  是月,日伪信阳县临时治安维持会成立,王华、周汉臣先后任会长,辖14个基层维持会。
  11月5日,国民党青年军团信阳实习队率600余民众收复信阳县城。7日,因日军反扑被迫撤离。
  是月上旬,信阳县长李德纯率县政府属员及常备队由黄龙寺撤至北王岗,邀中共党员刘子厚、文敏生等参政。
  12月中旬,国共两党共同组织的"信阳挺进队"成立,县长李德纯兼司令,是时,谭家河、四望山等地的人民抗日自卫队亦编人挺进队。

民国28年(1939年)

  1月17日,李先念、周志坚率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百余人,自竹沟南下入四望山,20日在黄龙寺与挺进队会合,向挺进队负责人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议和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指示。同时,决定在豫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月中旬,李先念派周志坚率部转战信罗边,先后在当谷山的严家洼、王家店、四里桥和信应交界处的余家店同日伪三次激战,共毙伤日伪军百余人,俘百余人。新四军初到豫鄂边对日作战的"三战三捷",威震敌胆,为世人传颂。
  是月下旬,李先念率部东进信罗边区,与新四军六大队会合,收编了蔡韬庵领导的游击队,于大寺口建立信罗边独立区委,书记娄光琦。该组织对外称"新四军独立支队留守处"。
  3月初,国民党省政府派马咸扬接任李德纯县长职务。李将县常备队武装交信阳挺进队后去竹沟。马于5月初将县政府迁至申阳台。
  是月初,日本宪兵与汉奸在狮河南岸捕捉过往群众数百人,全部残杀在万人坑内。
  6月,我党在信阳县仙石畈召开协商会议,建立信阳三区军民联合办事处,选举民主人士杜剑昂为办事处主任,办事处下设民政、财政、军事、民运、教育等股。该处是我党在豫鄂边区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
  7月23日,日军攻占明港。国民党六十八军刘汝明部奋力进击争夺,于27日收复明港。
  是月,中共豫鄂边省委决定,在四望山成立豫鄂边地委(不久改为信应地委),并在该地建立信西区委,机关设在仙石畈。
  8月中旬,王海山等率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二团队在朱堂店同600多名日军激战,缴获日军部分武器,致敌伤亡80余人。
  是月,建立中共信南区委,段远钟任书记。
  秋,驻县城日军在飞机配合下,向平昌关以西地区国民党陆军黄樵松二十七师防地发动猛烈进攻,该师一步兵团在查山的马庄、梁庙一带与敌展开激战,击退强敌进攻,阵亡官兵百余人。平昌关医生龚古纯母子,救养了该师某团一负伤号兵,受到黄樵松师长及官兵的隆重答谢。
  秋,一架被击伤的日军战斗机在返回信阳途中,坠落于天云寨西北。后被国民党军运往湖北浆溪店。

民国29年(1940年)

  1月,中共信应地委机关和抗日武装由四望山撤至信南地区,组建了信南县委,郭欠恒任书记。
  2月,中共信南县委动员组织根据地各界民众民主选举建立信南乡保联合办事处,辖大王冲、台子畈、谭家河等临时乡政权。并在部分乡设党的区委。
  3月,中共信应地委派段远钟、鲁彦卿组建信罗边区工委(后改称县委),书记段远钟。
  春,改日伪"信阳县临时治安维持会"为信阳县政府,伪县长周汉臣。另设指导部(日本人组成),指导伪县政府工作。伪县政府辖9个区,区下设乡、保、甲。多系有名无实。
  5月19日拂晓,国民党第五战区刘汝明部一四三师猛攻信阳城,午时攻入日军飞机场,毙敌百余人,毁日军飞机12架。随后一度克复信阳。
  8月13日,信南各乡召开纪念"八·一三"上海事变3周年大会,号召民众为抗战募捐,仅民治乡妇救会就献布鞋400多双。
  11月,信阳至广水铁路沿线的日伪驻军,为修筑新店至台子畈、谭家河日军驻点循环交通线,对我信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信南县委组织各乡、保自卫队及民众万余人,毁公路120里,破坏日军碉堡20座。
  12月,信南县委在李家店召开军政代表大会。在信南乡、保联合办事处基础上选举产生信南行政委员会,蔡韬庵任主席。

民国30年(1941年)

  2月,中共信南敌伪工作站手枪队于贤山活捉日伪皇协军第十二师副师长饶杰夫、后经教育放回。
  春,信南县委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到5月底,开垦荒田山地百余亩,嫁接板栗1000多株。与此同时,手工业生产也得到恢复和发展。
  夏,全县连续3月无雨,秋禾大部绝收,群众多以野菜、树皮为食。至冬,积粮富户乘机买青稞(麦苗),斗米1亩。次年春,农村严重缺粮。饿殍遍地,农民卖儿卖女、外出逃荒者甚多,饿死无计。
  9月,中共信应地委在曾家湾召开县各界抗日群众团体会,决定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是月,在灵官殿、李家店召开信南县参议会成立大会,中共党员、地方绅士、实业名流和农民近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选举正、副议长和议员,豁性益当选为议长。代表们共商了合作抗日大计。
  秋,中共信南县委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出席会议代表150余人,选举周映渠为书记。是时,全县有党员600多名。
  10月,撤销信南行政委员会,正式成立信南县抗日民主政府,蔡韬庵充任县长。同时成立信罗边行政委员会(后改为信罗边县政府),主席鲁彦卿。
  11月1日,豫南边区发行面币为10元、50元、100元、500元的边区建设公债券。年息5厘,两年后分5期还本付息。本县购销近万元。次年2月信南分行成立,并发行豫鄂"边币"。
  是年,日伪政府在城里成立以宣传"中日亲善、东亚共荣"为主的"兴亚青年会",会长王羡之。并兴办"兴亚中学",对学生进行"奴化"教育。

民国31年(1942年)

  春,豫南大旱。信南、信罗边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在辛嘉店(现属五里店乡)修建一座既可引水灌溉千余亩田地,又能行人的波槽桥,群众称之为"红军桥"
  7月6日、8日,日军分别在五里店、洋河两地用惨无人道的手段屠杀无辜百姓700余人。
  8月,中共信阳中心县委成立,段远钟任书记。同时撤销信应地委、信南县委。
  秋,信南中心县委派张子明等组建淮南工作委员会和行政办事处,行使县委、县政府职权。
  秋,蝗虫大起,自北南飞,多者每群宽约1里,长数里,断续历时3天。蝗虫所落树枝、竹梢,叶被吃光,枝被压断。秋禾被蝗食精光,无收。
  10月,淮南参议会在九店甘园举行,到会区、乡代表80余人,选举张子明为议长。
  是年,九店、顾店、黄家院等地及淮北一带先后有8000名青壮年参加了新四军。

民国32年(1943年)

  春,撤销淮南工作委员会和行政办事处,建立中共淮南县委和淮南县抗日民主政府。辖黄家院、洋河、九店、胡店4区,张子明任书记兼县长。
  6月10日,豫南国民党某部袭击游河一带日军,将该地敌通讯线路破坏,13日,又将信阳至淮河间的交通破坏,并炸毁淮河大桥。
  9月,信罗边县委、行政委员会在五里店郝堂组织召开参议会,选举马楚桥为议长。会议着重商讨和布置减租减息等工作。

民国33年(1944年)

  春,国民党六十八军驻梅黄某小队,携全部武器装备投中共淮南支队。为顾全团结抗日大局,支部将武器全部送还国民党军,并订立了共同抗日的八条"君子协定"。此举受到中共豫鄂边区党委通报表扬。
  5月,日军发动"河南战役",明港、邢集等地同时沦陷。
  7月,王川领导的农民救国军于信阳暴动,遭国民党第五战区第一游击纵队和汤恩伯部八十二师围截和镇压。
  8月中旬,中共信确县委于尖山成立,书记蔡云生。同时成立信确行政委员会,主席仝静宇。辖4个区和一个直属乡。

民国34年(1945年)

  2月,撤销信应中心县委,建立中共信阳县委、县政府和军事指挥部,机关先后设在谭家河、大王冲等地,辖8个区。
  4月7日,新四军五师三十八团在信桐游击支队配合下攻破困民党信阳县政府所在地申阳台,俘县长马咸扬及官兵500人。此后,国民党在黄龙寺另行组建县政府。
  是月24日,信南县委配合新四军五师十三旅,收复我四望山根据地,驱逐国民党军队曹文彬部。
  5月16日,信确县行政委员会改称信确县抗日民主政府,仝静宇任县长。辖4个区和两个直属乡。
  是月,信应随县委、政府和军事指挥部在四望山建立,马兆祥任书记兼县长。是月,成立信随县委和信随县抗日民主政府,郭纶任县委书记兼县长。
  是月,豫鄂边区行政公署发行"豫鄂边区行政公署抗战建困公债证券"。年息5厘,满3年后分3期还本付息,本县共购1亿元。
  8月15日,本县17个据点的日军投降。
  是月,国民党六十九军某部抢占信阳县城。
  10月,国民党军侵占淮南革命根据地。11月国民党第五、六战区主力军大举进攻四望山。12月,中共中原局地方机关及部队撤离四望山,东进大别山区。

民国35年(1946年)

  1月上旬,中共信南县委、县政府在马家畈的范家沟遭国民党崔仁辅团袭击。县委、县政府机关转迁到谭家河大庙畈。
  3月,根据《元十停战协定》和中共豫南地委扩大会议精神,实行精兵简政,信南、信罗边、信随、信确县的党政机关和地方武装人员一批同志复员。
  4月,国民党信研1县临时参议会成立,议长易云峰,有议员23名。同时召开会议,研究处理接收日伪物资、赈灾及抚恤等议案。
  6月,国民党集结30万兵力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是月29日,李先念率部在柳林、李家寨等地,突破敌铁路封锁线,向西挺进,胜利实现战略转移。是役即为历史上有名的"中原突围"。
  8月,信南、信罗边、信随、信确等革命根据地被国民党军占领,随之在境内组建乡、保、甲基层政权。同时进行登记户口,发居民"身份证"等事宜,施行"户籍连坐法"。并于是年建干部洲练所,训练保长、乡队副等人员。
  12月30日,美国兵在北平强奸北京大学女学生,省立"三师"学生闻讯后,倾校出动,游行示威,声讨美国军队罪行。

民国36年(1947年)

  春,国民党信阳县第四次代表会订开,选举冯灿宇为县党部常务委员,胡运九、扬显文等6人为执行委员。
  8月26日,刘邓人军一纵十九旅抵达肖王梁湾淮河干流处,当地群众为支援大军迅速渡淮南下,一夜间在淮河上架起一座长200米,可通车马的便桥。次日十九旅渡淮后,在五里店的浉河北岸同国民党八十五师遭遇,激战两昼夜,毙敌300余人,胜利完成策应主力部队的任务。
  秋,经过筹建,国民党县参议会成立。首次例会,选举李清桢为议长,有议员23名。
  秋,中共信阳城内支部发动2000多名学生,举行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示威游行。
  12月初,为扩大中原解放区,刘邓人军第十纵队奉命西进桐柏山区。5日黄昏越过平汉铁路,全歼柳林车站守敌。为掩护纵队直属机_关西进,我丰力二十八旅在甘家冲、西双河一线,英勇反击前米堵截的国民党整编二十师,毙伤敌千余人,我亦付出很大伤亡。国民党国防部长白崇禧乘飞机亲抵信阳督战。
  是月30日,刘邓人军一纵二十旅攻占明港火年站,破坏确山至叫港铁路。同日,一纵队和华东野战军陈谢兵团所部,在确山会师。
  是月,于浆溪店重建中共信应县委、县政府,马任平任书记,孙敬之任县长。同时建立中共信桐县委、县政府,王克敌任书记,王中任县长。
  冬,国民党在境内抓壮丁近2000人。
  是年,国民党县政府在境内征粮23381石。

民国37年(1948年)

  1月,信桐县政府开展历时月余的十地改革运动,700余户2000多无地农民分得土地。
  春,县境东、西部红枪会复兴,抗击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政府的勒索、摊派。国民党县政府勒令解散各乡红枪会组织。
  4月,中共信罗边县委成立,书记鲁彦卿。
  5月上旬,信应指挥部3个连和八十八团三营在冯家庄被国民党五十八师所部包围,我军刃猛巧妙出击,毙伤敌百余人,俘敌70人。
  6月,中共信随县委在草店成立,书记胡代耕。
  7月,信罗边县政府成立,县长刘明。县政府建山南、山北、青山、淮南4个区。
  9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由开封迁至信阳城。不久,省参议会等机关亦迁至信阳。
  10月19日,国民党县政府宣布,严格实行"三一缴租"和"连坐法"。捉出:"一户为'匪',同结连坐"。借以加强反共,控制危局。
  是月,"信师"学生冲进国民党信阳县田粮处,把100多包大米运回学校,粉碎了国民党企图以饥饿威逼学生随其部队南逃的阴谋。 
  11月5日,桐桕军区二十八旅于平昌关歼灭国民党保安十三团380余人,缴获全部枪械。
  12月5日夜,国民党信阳军警500余人对县城进行人搜捕,逮捕无辜市民130余人。
  12月31日,国民党河南省参议长刘积学在信阳发"亥世电",力主蒋介石下野,以谢国人。

1949年

  1月,张轸奉白崇禧令在信阳修筑防御工事,将信阳城墙之外百米以内的民房全部拆毁,使数百家居民流离失所。
  是月29日,驻信阳的国民党河南省政府、第五绥靖区刊令部、第七军军部迁武汉。国民党省参议长刘积学召集会议,成立"信阳治安委员会"。次日,刘发布文告,痛斥蒋帮。同时,邀请中共信应、信罗边两县领导人进城接管国民党县政权。
  是月31日,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及第五绥靖区司令部,第七军军部相继由武汉迁回信阳,解散"信阳治安委员会"。
  同日,信罗边县地方武装在信川县平桥伏击敌列车,打死打伤敌110余人。
  2月,中共信随县委并入信应县委。
  是月,陈宽大代理国民党信阳县长,并发出免征壮丁的告示。
  3月6日,受地方反动势力吴少华操纵的红、黄学组织万余人,在吴家店发动反革命暴乱,中共信桐县指挥部所属的二连、四连战士大部殉难。我解放军被迫反击,红、黄学徒溃散。
  是月,国民党县参议会第三次会议召开,研究7火定逃亡地点等问题。国民党河南省省长张轸到会讲话。
  是月,国民党省府在信阳城内外人肆搜刮民财,勒索锹元,强收"绥靖粮"5万包,计750万斤。此时,中共信阳支部积极开展"反南逃、反破坏"的宣传,策动国民党上层人物弃暗投明,使同比党信阳县政府的档案、医院财产、电信局的电信器材、火车站的机车、车辆等得以保存下来。
  是月底,国民党在南逃前夕,为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炸毁长台关、两河口两座铁路桥。
  4月1日,白崇禧命令第五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朱其平从武汉飞回信阳。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四十军十九支队攻克信阳。朱其甲及其一九七师师长率数千人南逃。
  同日,信刚城宣告解放。
  是月2日,吴少华在尖山召集反动红黄学及国民党散兵千余人武装南逃,4日行至应山的赵家坡时,被应山独立团击溃,俘吴少华及下属官兵400余人。
  是月4日,信阳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接管了国民党县政权。
  是月6日,信阳县支前司令部成立,下设三里店、明港等5个支前粮站。至5月,全县投入支前民工18万人,各种车辆2000余部,修复公路150公里,运送柴草700万斤、粮食800万斤。
  是月23日,信阳县、市分治,建立中共信阳县委员会、信阳县民主政府,马任平任书记,焦景尧任县长。隶属于确山地委、专署。县辖10个区。
  6月25日,改信阳县民主政府为信阳县人民政府。
  7月5日,洋河匪首耿忠益等纠集散匪数百人,夜龚洋河区政府,打死区干部2人,残酷杀害区长尹义华于黄泥沟。县大队闻讯追剿,耿忠益等匪首被擒获,就地正法。
  是月,信阳县剿匪指挥部成立,在境内开展剿匪反霸运动。到9月中旬,共歼灭匪霸、股匪骨干540名,匪徒1900余名,收缴长短枪近2000支,子弹2万余发。至此本县股匪基本肃清。
  是月,信阳县、市合并。
  8月,信阳县总工会成立。
  9月中旬,全县开展反霸清算斗争。先后批斗恶霸地主2721人,处决了一批罪大恶极分子。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困成立,县城各界人民举行隆重庆祝活动。
  是月,全县成立11个区农民协会,普遍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按照政策。共减租2090万斤,减息38910万元(旧币)、银元46076块、黄金126两。
  11月1~6日,召开县市第一届各界入代会,出席各界代表269人(实有代表292人),选举焦景尧为人民代表会主席,会议通过10个决议案,号召全县人民开展生产自救运动,迅速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是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信阳县工作委员会成立。
  12月,县妇女联合会成立。

1950年

  1月,将本县祝林店区划归湖北省随县辖。
  是月,信阳县、市分治。本县辖9区1镇。
  2月9~13日,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召开,出席代表216人。会议通过"反霸与生产救灾、准备土改"决议,成立生产救灾、防疫、推销公侦3个委员会,选举杨鹿为本届人代会主席、县长。
  3月。国家发行而额分别为1、10、100、500分4种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年息5厘,自1951年3月31日起分4年还本付息。本认购15万分。
  4月,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茶叶生产的几项规定》和《保护森林暂行办法》。
  是月,县人民武装支队部建立,县长杨鹿兼支队长,县委书记马任平兼政委。
  是月25日,县公安局破获"一赁通"。阴谋暴动案,摧毁明港至长台关东西数十华里内的一贯道总坛、分坛组织。
  6月10日,召开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222人,选举马任平为主席。会议着重解决恢复农业生产,评产量、挤黑地等问题。
  7月,连日暴雨,浙、淮两河洪水泛滥,淹倒房屋8695间。县政府急贷口粮220万斤和部分救济寒衣、款项等。
  8月,信阳县人民法庭设立。县长杨鹿兼庭长。至10月25日,全县各区先后均设置人民法庭。
  10月,五里店区顾店乡麻疹流行,困家派30人的防疫队赶来救治,治愈105人。
  11月,土地改革运动开始,次年12月结束,共没收地主土地56.78亩,征收富农土地5.7万亩。境内无地少地的贫雇农户分得了土地。至此,数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宣告结束。
  12月,县第三届各界人代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59人,县委书记马任平连任主席。
  是月,全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镇压了一批怙恶不悛的反革命分子。保证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1951年

  2月17日,县公安局及其地方武装部队坚决镇压了以胡亚伯为首的反共"华中义勇军"。同时取缔一贯道、红黄学等反动会道门组织。
  7月24日,县公安局破获了以反革命分子侯允新为首的活动在长台关、明港、确山、桐柏和随县等地的"人民第九路军"反动组织。
  是月,因狼害猖獗,严重危害人畜(咬死47人,伤73人),全县组织了打狼群众运动。据统计,打死狼107只。
  是月,全县9区1镇改划为15区1镇。
  是月,建立信阳县人民检察署。1954年12月更名为信阳县人民检察院。
  8月,召开"抗美援朝"代表会,举行了"拥护世界和平签名"运动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示威游行。全县捐款14.6827亿元(旧币),完成了捐献"信阳号"战斗机一架的任务。境内先后有721名青壮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9月,杨鹿调任信阳县县委书记。
  11月,秦明调任信阳县县长。
  是月,建永胜铁锅厂。1954年1月转为地方国营大庙畈锅厂。此为本县第一家国营企业。
  是月下旬,"土改复查"运动开始,至1952年春结束。全县农民又分得土地2.58万亩。同时,政府给全县人民颁发了土地证书。
  12月,召开本县第四届各界人代会,出席代表305人,杨鹿当选为主席。
  是年,建立中共信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改称县监察委员会,后复称纪律检查委员会。

1952年

  2月,县"三反"、"五反"指挥部成立。全县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紧接着又开展了反行贿受贿、反漏税偷税、反盗窃国家资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困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3月2日,县委在明港召开县区干部和"三反"、"五反"工作队员参加的会议(明港战地会议),到会500多人,主要是整顿干部思想和工作作风。会议期间,根据揭发检举,宣布处理干部20多人,其中有10余人被逮捕,后经甄别,全部释放,恢复工作。
  是月,县政府对工商业户进行了检查和登记发证工作。
  6月10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撤销信阳市,改为信阳镇,划归信阳县属。
  10月,县政府发布《查田定产工作计划(草案)》。
  是月,全县开展禁娴(鸦片)、禁毒运动,共缴获鸦片108两、海洛因7钱5分,大娴种子20两、吗啡针24支、丸1216粒,海洛因原料158两。
  是月,建信15ll县、市联合卫生院,1961年10月,分建信阳县人民医院。
  12月18日,8万民工动工兴建南湾水库,至1955年11月5日,水库人坝主体工程竣工,库容16.3亿立办米,设计灌溉而积59万亩。库区淹没本县耕地约4.4万亩,搬迁移民2.37万人。
  是月,召开县第六届各界人代会,出席代表253人,杨鹿被选为主席。
  是月,河南省委决定:"为1951年7月逮捕的反革命分子汪川恢复党籍和职务,撤销杨庇县长职务并开除党籍。"同时还处理了与此事有关的其它干部。即"江川事件"。1958年9月25日,反革命分子汪川的罪恶再次暴露。经查实后,省委为杨鹿等蒙冤同志彻底平反。

1953年

  1月1日,平昌关区古城信用社建立,同时开展农村信贷业务。此为本县第一个信用社。
  是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医开始实行"公费医疗"制度。
  2月,宋振川调任信阳县县委书记。
  3月,全县开展宣传贯彻新婚姻法活动。
  4月1日,中国新民丰丰义青年团信阳县第一次代表会召开。
  6月30日,全国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本县为123567户,481264人。
  是月,胡亮调任信阳县县长。
  7月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信阳县的信阳镇交由信阳专员公署直接领导。
  秋,李家寨谢家冲互助组长胡玉山,首次使用"六六六"粉防治水稻病虫害取得丰收,获中央农业部奖。
  11月10日,将本县五里店区的顾察乡划归罗山县辖。
  是月30日,县委决定:深入学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
  冬,李家寨区谢家冲组织起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利。各区和继采取典型示范办法,确定重点乡村,以常年互助组为骨干,吸收若干临时互助组以至单干农户,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4年

  1月9日始,县举办互助合作训练班,受洲294人。是时,全县有53300户农民组成7157个常年性、季节临时性农业生产互助组。
  是月,信阳县工商联合会在明港成立。
  春,全县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据统计,造林1114亩。
  4月,信刚专署拨给明港和甲油厂8干瓦发电机组1台,次月安装发电。
  是月,赵翔九调任本县县长。
  6月19~25日,县首届人民代表人会订开,与会代表384人,选举赵翔九为县长。
  7月,连降暴雨(7~9月降水833毫米),京议铁路中断多日,境内淮河两岸受灾严重。
  8月,曹铭凋任小县县长。
  9月28日~10月3日,召开第一次供销合作社员代表人会,到会代表163人。会议决定:成立信刚县供销合作社,同时建立了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和监事会。
  是月,棉絮、棉布实行凭证供应,干部每人1年供应棉布16市尺,农民每人年7市尺。
  10月上旬,始对全县245所小学分批进行整顿,至次年3月结束。
  是月18~22日,召开中国共产党信阳县首次代表人会,出席代表432人(含候补和列席代表),选举产生了中共信阳县委员会。县委书记王子祯。
  12月,建立县审查干部工作委员会。至1959年5月,先后对全县3365名干部进行了审查。
  冬,全县首次征集义务兵,有700名青年应征入伍。
  是年至1958年,国家连续5次发行经济建没公侦券,县政府成立推销委员会办公室。5年共认购125.96万元(折合新币)。
  是年,于明港镇中山街南端创建"信阳四中",次年始招生。

1955年

  2月,明港镇群众集会,热烈欢迎扰美援朝归国部队。10个业余剧团到会演出。
  是月21日,中困人民锹行开始发行新币(旧币1万元兑换新币1元),同时回收旧币。本县始用新币。
  是月25日,县召开对工商业私营改造会议。会议决定改私营为公私合营、经销代销、集体合作商店等形式,逐步把私营企业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
  4月7日,县召开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到会模范代表231人。
  5月,区、乡、村开展义务兵役法宣传活动。
  7月,为适应农业合作化的需要,全县15区1镇并为10区1镇。
  8月4日始,县分批举办了"转社"(互助组转为初级社)训练班,有6024名干部参加了轮训。

1956年

  1月16日,召开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改信阳县人民政府为信阳县人民委员会。同时,选举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人,谭萍(女)当选为县长。
  是月30日,明港发电厂建成投运,装机容量240千瓦。
  是月,县有线广播站建成。
  是月,召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及区、乡干部参加的办社座谈会,总结经验,制定"转社"方案。到4月底,全县共办高级社482个,99.03%的农户入社。至此,基本上完成了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月7日,《信阳县报》创刊,为三日一期、四开版面。至1966年冬停刊,共发行700多期。
  5月26日,信阳县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出席代表426人。会议选举31名县委委员(含候补委员),书记王元钧。同时选举11名监委委员,组成县监察委员会。
  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改革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对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进行工资改革。本县取消物价津贴制度,从4月1日起。干部实行货币工资制。
  是月13日,撤销区级政权机构,将全县划为42个中心乡、镇。
  是月26日,兰店乡降冰雹.状如拳头、鸡蛋,陷地2~3寸,毁农作物1.8万余亩,损房1840间。县赈济救灾款2000元。
  是月27日,根据上级肃清反革命分子的指示,县成立"肃反"领导小组,在干部队伍中分期分批开展"肃反",到1959年结束。
  是月至8月,本县组织870名青壮年分两批奔赴新疆,支援祖国边疆建设。
  是年,全县办幼儿园85班,人园儿童占适龄儿童的6%。

1957年

  1月18日,召开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要贯彻中共"八大"精神,同时选举出正、副县长5人,人民委员会委员17人及出席省人大代表.陈连升当选为县长。
  2月20日~3月15日,全县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据统计,共造林5.1万亩,零星植树250万株。
  3月,县委为加强边远地区党的领导,分别在邢集、湃河港两地建立工作委员会。工委为县委的派出机关。
  春,长台乡苏楼村农民打井抗旱,发现一古墓。经中央文化部和省、县文物工作者挖掘考察,系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后期大型木椁墓。墓中出土文物有竹简、漆器、铜、玉、陶器等800余件。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演奏的《东方红》乐曲,即为该墓出土的青铜编钟所奏之清音。 
  4月,徐国樑任县委第一书记。 
  5月24日~12月底,全县开展"整风反右"运动。由于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一批知识分子、爱困人士和干部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979年,对错划为"右派分子"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同志经过甄别,全部予以纠正平反。
  8月23日,召开县三级扩大干部会议,贯彻中共中央、省委、地委会议精神,围绕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粮食统购统销和工农联盟、肃反等问题,开展辩论,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辨论中,由于"左"倾思想苗头出现,采用方法不当,伤害了一些好同志。之后,计有262名县直机关干部分两批下放到基层锻练和参加农村劳动。

1958年

  1月,于明港建成县机械厂。
  2月23日,中共信阳县第二届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着重传达毛主席的指示(60条),同时制定了信阳县"全面跃进规划"(20条)。
  是月,将南湾乡的谭家庙、和孝营、一社、二社等4个高级社划归信阳市;同时信阳市将鸡公山办事处移交本县管辖。
  3月,全县42个乡(镇)和1个办事处,合并为32个乡(镇)和1个办事处。
  4月1日始,全县人民开展除"四害"(麻雀、苍蝇,蚊子、老鼠)、讲卫生的群众运动。
  月23日,淮河两岸6个乡的19个农业社遭受雹灾,毁农作物24127亩,房203间。
  是月,河南省劳改局五三农场在明港建成砖瓦厂,年产砖900万块,瓦56万片。同时建明港钢铁厂(后改为信阳铁合金厂)。
  5月20日,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241人。会议选举县长、副县长、人民委员会委员、法院院长及出席省人大代表。陈连升任本届县长。
  7月13日,全县32个乡镇合并为12个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开始对农村社员实行供给制。各地均设大食堂,人人都吃"大锅饭"。
  是月24日,县培训汉语语言骨干教师150人。后以社为单位训练全体中小学教师,加速推广普通话教学。
  8月27日,成立县钢铁生产指挥部,开始"大办钢铁"。是时,境内先后建大小土炉1.4万个,广收千家万户铁器,大伐山林树木。此举破坏性极大,损失极为严重。
  9月,《信阳县报》发"号外":鸡公山公社新集大队水稻亩产4.8万斤(卫星田)。进一步助长了虚报、浮夸风蔓延。
  是月,建成平桥砖瓦厂(18门、40门轮窑各一座),年产瓦300万片、砖3700万块。
  10月1日,全县12个农村人民公社合并成1个"红旗人民公社"。

1959年

  2月1日,县委发出"关于钢铁基地生产和建设情况及今后意见"的文告。至此,全民办钢铁运动始告停止。
  是月,黑石嘴水库工程动工,后因资金困难中断。1966年12月续修,1969年10月竣工,全县计有万余民工参加施工。该库有效库容量为484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7.1万亩。
  5月27日,县委对人民公社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发文提出了改善和加强管理的措施。对纠正人民公社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克服管理方面混乱等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是月30日,省政府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本县"邢集吴家尖山"革命遗址、"明港皂角树"和"长台关楚王城"等古文化遗址,被列人省级文物保护点。
  是月,从洋河公社划出27个生产大队,成立肖王人民公社。
  夏,洋河公社约百余农民到县委、政府要统销粮,反映生活困难情况,县委于6月27日作出"认真办好以食堂为主的公共生活福利"的指示。
  7月18日,县委发出"关于注意搞好社员居住和生活问题"的通知。
  9月19日,全县开展反"右倾"斗争,"左"的思想继续发展,一些敢于讲真话的同志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冬,全县在旱灾严重的情况下,对上级仍虚报为"大丰收"。致使反瞒产、高征购之风再起。农民因缺粮,而导致浮肿、紫绀等疾病流行。县遂成立"消灭疾病、防疫指挥部",各公社皆设"浮肿病医院"。并开始对农民定量统销粮食,组织安排副食品供应。
  是年,本县农村实行全民合作医疗制度。

1960年

  4月5~12日,浉河港三角山和瞒箭垛两林区棚继发生重大火灾,烧山毁林2万余亩。
  5月2~9日,县委召开县、社、大队、小队四级干部会议,传达省委扩大会议精神,纠正"一平二凋"问题,整顿、巩固人民公社。
  是月27日,县委发出指示,要干办百计扩大耕地而积。当年春共垦荒6.42万亩,大多数于当年播种。
  是月,本县1490名男女青年赴青海,支援边疆建设。
  6月,全县组织12个消灭疾病专业队,查出各种疾病患者65074人,治愈54962人,其中浮肿病17765人,妇女子宫脱垂8693人。
  是月,连日大雨,浉、淮两河水溢出数里,淮河水漫过长台关铁路桥,沿河两岸受灾严重。
  8月1日,信阳县、市合并为信阳市,程同栋任市委书记,陈连升任市长。
  11月,全市开展"民主革命补课"运动,历时4个月,主要是纠正前两年"左"的思想及作风。但由下打击而过大,部分干部受到错误的集训和批斗,挫伤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12月,河南省尖山萤石矿成立,1970年交本县,1977年更名为信阳县明港萤石矿。
  是年,明港公社、镇合并为明港公社。

1961年

  2月,霍云桥任中共信阳市委代理第一书记。
  春,组建信市卫生防疫站。
  8月30日,全市13个农村人民公社改为区,各区设区公所;咧港镇为市直辖镇。同时,撤销城市人民公社。
  夏、秋,大旱,季缺水率19~26%。后县发放统销粮2012万斤。
  10月1日,恢复信阳县治。5日后,县委、县人委及火部分县直机关单位迁至平桥。张藩任县委书记,陈连升任县长。
  是月27日,县委批转宣传部拟定的《关于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计划》。
  12月,全县13区下设62个公社,明港区、镇分治。
  是年,对全县9个冈营企业进行体制整顿。至1963年5月,退转为集体企业的3个,关停企业1个。

1962年

  1月8日,县人委发出"关于稳定物价,调整部分商品价格的通知"。
  3月26日,县委作出"关于加强领导,依靠群众,切实作好生产自救工作,千方百计战胜灾荒,力争全年农业增产的紧急指示"。
  春,大旱,季缺水率19~49%。县发放统销粮749万斤。
  4月27日,撤销"区"建制,将原13个区改为人民公社。同时新设胡店、董家河两个公社。
  5月25日,县委批转县精简领导小组关于"继续精简职工,压缩城市人口方案"。后不少干部职工下放农村,仅教育系统就有357名教师离职返乡。
  6月27日夜,洋河、肖王、肖店三公社,遭受狂风冰雹袭击。县委及时组成检查组赴灾区检查慰问并积极组织抗灾。
  11月27日,召开县三级干部会议,贯彻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决议和省三级干部会议精神,主要议题是巩固集体经济,争取形势更快好转。
  12月15日,县首先在财贸、工业、交通和文教卫生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次年在全县展开。
  是月26日,韩鹏霄任县委书记。
  是年,全县出生婴儿27684人,净增24000人,为本县历史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

1963年

  2月24日,县人委发出《关于保护山林树木,恢复发展林业生产》的布告。
  3月,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县随即掀起"学雷锋、树新风"的热潮。
  4月20日,县人委转发国务院《关于打击投机倒把和取缔私商长途贩运的几个政策界限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要求县有关单位认真执行。
  5月,李海涵任县长。
  7月10日,县委向各公社(镇)、县直党委、各支部发出"关于干部参加体力劳动问题的指示"。
  8月17日,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
  12月4日,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学习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文件,重新组织工作队,分赴全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称"小四清"。

1964年

  2月,田宇光调任信阳县长。
  5月23~29日,召开县第四届人代会,到会代表334人,会议选举县长、剐县长、法院院长、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及出席省人大代表,田宇光当选为县长。
  6月30日,全县人口普查结果,计有128503户,580722人;其中男300416人,占总人口的51.7%。
  9月,河南代理省长文敏生视察明港,参观了竹器生产合作社。
  11月,全县在明港、平桥两地开展犬唱革命歌曲竞赛活动,参赛人员达3000人。
  12月29日,于明港镇召开打击"投机倒把"活动万人大会。
  冬,由地委统一组织和训练的万人工作队赴本县开展"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四清"运动,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方止。
  是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号召。此后至1978年,本县按照上级布署,开展了轰轰烈烈地"双学"运动。

1965年

  5月,信阳磷肥厂于平桥建成投产。 
  7月16~21日,中共信阳县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出席代表591人。会议听取并审议县委工作报告,选举县委委员和出席省党代会代表,在县委三届一次会议上刘宪当选为县委书记。
  9月,县贫下中农协会成立。
  11月,张树成任县长。
  是年,全县开展群众性的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

1966年

  春,引进"鄂光棉"棉花优良品种,后在全县大面积种植。
  5月8日,从游河公社划出14个大队成立吴家店人民公社,从东双河公社划出17个大队成立十三里桥人民公社。
  8月6日,"信阳县无产阶级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成立。文化大革命运动始在全县展开。
  9月6日,平昌关公社老鸦河水库动工兴建。
  10月,平桥设"红卫兵"接待总部,明港成立"红卫兵"接待站。主要接待全国各地串连的"红卫兵"。

1967年

  2月,县委,县政府机关群众组织夺权。之后,各级各部门的群众组织相继夺取本单位党政财文大权。全县工作陷入瘫痪状态。
  3月,在上海"一月风暴"影响下,本县"县总部"、"豫贫司"、"大别山"三大造反派组织相继成立。各社、镇亦先后成立派性组织。
  4月,成立"信阳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生产指挥部",负责全县的正常工作。
  5月至秋,县武装部武器、弹药,两次被学生造反派组织抢劫。
  7月4日,董家河公社连降大雨。时山洪暴发,该社平桥大队水库坝埂被冲决,洪峰直冲董家河街镇,冲倒房屋1643间,损失折款348720元。
  是年,脑脊髓炎在境内流行,发病4000多例,死亡378人。县组织医疗队及时分赴各地抢救治疗。

1968年

  2月,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统归"信阳县公检法机关军事管制小组"领导,实行"军事管制"。直到1972年6月,撤销军管后,始得恢复原建制。
  春,本县三大派群众造反组织派代表赴郑州,在省革委主持下,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联合谈判"。
  6月19日,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信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暂缺,副主任委员9名,常委15名。
  7月,暴雨成灾,狮、淮河道洪水漫溢,沿岸群众受灾严重。县直机关干部职工星夜赶做食物,捐献粮款、衣物,并派出一批干部前往灾区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9月至次年10月,本县先后安排米自郑州和信阳县、市的上山下乡城镇知识青年(包括社会青年)2500余人。
  10月,开展对毛泽东主席"三忠于"、"四无限"活动。从此"忠"字到处可见,"早请示"、"晚汇报"的个人崇拜之风大起。
  12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接见了明港冶金矿产公司群众代表。北京"工人毛泽东思想宜传队"将毛洋东主席赠送的"芒果",转赠冶金矿产公司代表。
  是年,全县政法干部于潢川集训半年,集训整顿后多数政法干部被调离公、检、法系统。

1969年

  1月12日,《河南日报》发表"洋河公社红色(卧牛店)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四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2月27日,召开全县清理敌伪人员档案办公窒负责人和专案人员会议,贯彻"砸烂公检法"和"清理阶级队伍"等错误决定。
  是月,陈永效任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10月20日,召开"活学活用毛洋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火会",与会代表1200余人。
  是月至1971年6月,本县动贝民工组成民兵团去商城帮助修建鲇鱼山水库。
  11月6日,筹建信阳县化肥厂,至1971年6月建成投产。
  12月,根据上级革命委员会的安排,接受山东教师侯振民、王庆玉的建议,将全县中小学下放到大队办,1872名公立教师被迫返回原籍工作。次年后,陆续招回1534名,减少教师338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县教育事业的发展。
  是年,县在谭家河公社火烧寺创办"六·二六"卫校和药场。因山高路陡,交通不便,卫生学校于1974年2月迁至明港人胡庄。

1970年

  1月10日,县革委第八次扩人会议召开。会议主要批判有的和"左"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潮,狠批了资产阶级派性,教育了广大干部。同时,在会后对县、公礼干部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
  2月,县革委成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陈永效任组长。继之各公社革委都建立了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3月12日,明港砖瓦厂移交信阳县辖。
  是月26日,全县开展"一打三反"(打击现行反革命,反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运动。
  春,完成信阳--明港、明港--尖山两条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架设工程,全长71公里。并先后建长台关、杨店、萤石矿等6个变电站,解决了彭家湾、长台关、明港等9个公社、镇及确山的双河镇、杨店、李新店和湖北的小林镇等地的各行业用电问题。
  4月1日,郑州至武汉公路淮河甘岸大桥开工,10月竣工,全长538.82米。
  5月10日,明港针织社转为地办国营信阳县针织厂,1975年9月分为县毛巾被单厂和县针织内衣厂。
  6月10日,明港萤石采矿公司、信阳蛇纹石矿、信阳平桥砖瓦厂、信阳陶瓷厂由省、地区管辖下放本县管辖。
  是月18日,市属平桥、黑马石、十八里庙三个大队和平桥镇区等划归本县,组建平桥镇。同时将东双河公社所辖的"八一"、十三里桥公社的"灯塔"两大队划归信阳市。
  是月26日,年产34509吨的"地方国营信阳县明港水泥厂"建成投产。
  7月27日,召开整党建党工作会议,全县开始整顿各级党的组织。
  12月1日,开始修筑明港一一毛集地方铁路,次年12月26日通车,境内长27公里。
  是年,年产71628吨的"信阳钢铁厂"在明港建成。

1971年

  1月6日,地革委决定将信阳市鸡公山办事处及其所辖区域划归本县管属。
  2月13~17日,召开信阳县第四次党代会,与会正式代表739人,列席代表10人。会议选举产生中共信阳县第四届委员会,陈水效当选为书记。同时作出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决议。
  6月13日统计,全县有小学565所,学生10.656万人;中学415班,学生19729人;教师3620人。

1972年

  1月3日,县委成立干部审查领导小组,将原"双清"办公室改为干部审查办公室,清查与林彪、陈们达一伙有牵连的人和事。
  3月11~16日,县委召开全会,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炮制的《"571工程"纪要》反革命政变纲领和反党罪行。会后在各公社大、小队普遍开展批判,以肃清其反革命影响。
  是年,肠胃炎、疟疾、流行性感胃等传染病在全县流行,发病率占总人口的42.2%。

1973年

  1月12日,王世泰任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
  3月10日,根据信阳地革委决定,长台关公社的双井、五纪屯、何寨、黄湾、冯湾、周湾和十三里桥公社的贤山、马鞍山及洋河公社的仓房、十二里庙等10个大队划归信阳市辖。
  10月,年产5500吨的柳林矾石厂开始筹建。

1974年

  1月,为便于顾岗水库的兴修及管理,经上级批准,信阳市的周湾、仓房、十二里庙3个大队划回本县。
  2月11日,"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县展开。
  是年,建立县妇幼保健站,1985年更名为县妇幼保健院。
  是年,成立"地方困营信阳县膨润土矿"。址在五里店公社的上天梯大队。

1975年

  2~3月,鸡公山公社27个大队5000名劳动力在飞梁山(现属柳林乡)抽槽整地千余亩。开辟本县第一个杉木林基地。
  6月20~24日,全县平均降雨310毫米。山洪暴发,全县溺亡、砸死14人,霉粮棉63万亩,县冶金采矿公司遭水灾,矿井进水,被迫停产46天,经济损失达72.2万元。
  7月,经地委批准,增设九店、龙井、彭家湾、兰店、王岗、高梁店、查山、柳林等8个人民公社。
  8月13日,肖王公社平和店渡口发生沉船事故,溺死5人。
  9月13日,部分公社发生水稻白叶枯病,患病水稻6470亩。县生产指挥部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公社、大队积极组织防治,减轻危害。
  是月,体育先进单位十三里桥公社红卫火队(晏庙)农民体育运动队,出席全国第三届运动会。
  10月1日,高梁店公社李田村两家为办婚事设宴待客,误食变质牛肉,致使200余人中毒。经县,社医院及时抢救,无一人死亡。
  11月21日,召开县、社镇、人队、生产队"农业学大寨"四级干部会议,与会代表8940人。重点是组织动员全县人民植树造林和兴修水利等工程。
  12月31只,洋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桥长66米,桥孔跨径40米。
  是年,建叨港氨水厂,未能投产。1980年改建为麦芽厂。

1976年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县干部、群众以不同形式开展悼念活动。
  2月5日,信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和卫生防疫站对平桥磷肥厂有害物质调查表明:日排含氟粉尘4800公斤,超过困家规定标准数倍,污染半径为2000米。
  4月7日,根据上级指示,本县开展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7月16日,1658号机车开至柳林时,冲撞站内停留的2572次列车尾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逝世。18日,平桥、明港举行隆重追悼大会。参加者两地均在万人以上。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团体、厂矿、学校、公社、大队、生产队,均设置灵堂,组织悼念活动。
  11月,本县举办第一次农民兰球运动会。
  12月10日,修筑信潢公路26公里处五里店浉河大桥,1978年建成通车。桥长304米,工程投资146.87万元。
  是年,全县共发生重大农机事故52起,死亡2人,重伤15人,轻伤15人。

1977年

  4月,全国国防工业物资调剂会在本县召开。
  10月24日19时,肖王公社坠落褐色陨石两块,一落椅子山,重41公斤,陷地0.83米;一落白马坡,重16公斤,陷地0.5米。陨石落地时,光照四野,轰然有声。此陨石现存中国自然博物馆。
  11月,全国恢复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县内设明港、平桥两考点,报考6062人,录取218人。

1978年

  1月7日,撤销县革委生产指挥部。
  是月,全县开展第一个"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
  2月26日,李德云(肖店公社回族女社员)出席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月,马保元任县委书记、县革委主任。
  是月,明港水泥制品厂"预应力三阶段整模涂蜡顶管"新工艺试验成功。此科研成果在1980年国家建材部组织的检查评比中。获全国质量第一名。
  3月26日,县公安局破获活动于河南、湖北两省四县的反革命组织--"中国大同会"。
  5月16日晚,明港籽棉厂失火,损失5.9万元。
  8月,肖王公社发生炭疽病毒传染,毒死耕牛1头,食此死牛肉者发病14人、死亡2人。省、地、县三级医疗队及时赴现场检查救治,控制了疫情。
  11月30日,全县统计,有大中型拖拉机233台,手扶拖拉机702台,农用柴油机4710台,农用电动机1211台。
  是月,县食品公司荣获国家商业部、供销合作总社"鲜蛋经营红旗单位"奖旗。1979年、1982年再次获奖。

1979年

  1月1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的决定。本县对多年来遵纪守法、老实改造的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等经评审后一律摘帽,享受人民公社社员同等待遇。
  2月20日。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决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月18日,平桥镇和鸡公山办事处划归信阳市辖。
  4月9日,县委、人大、人武部联合慰问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11名烈士家属。
  是月19日,董家河农机厂工人试制成功"集云牌"快速炒茶机。此机每小时炒茶15公斤左右。次年,此成果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5月4日,平昌关公社刘集团支部获团中央"新长征突击队"称号。
  是月,国家建材部杜副部长、省建材局高波局长视察本县上天梯非金属矿。
  7~9月,连降暴雨,是年,县秋粮减产5成。县政府除减免受灾地区的征粮任务外,入冬拨统销粮1467万斤,发放救济款77万元。
  9月,游河公社作为全国基层体育先进集体代表,出席全国第四届运动会。
  10月,东方红化肥厂、信阳钢铁厂、明港铁合金厂、平桥电厂首批进行污染治理。

1980年

  1月6日,中共信阳地委决定,原信阳县委副书记程天恩任信阳县委书记,原信阳县委副书记赵凤羽任光山县委书记。
  春,农村生产队恢复和建立以大包干为主体的和其它不同形式的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春,狂犬咬伤180人,经注射狂犬疫苗后,仍有8人死亡。
  4月20日,县首次使用飞机撒药粉防治松毛虫,有效率达95%。
  是月28日,政协信阳县委员会成立。委员77人,常委21人,主席李友堂。
  是月,县机引农具厂生产的IBSQ-24型水田驱动耙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四等奖。
  是月29日至5月4日,召开信阳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707人,会议决定撤销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县人民政府。大会选举程天恩为人大常委会主任,桂慕李为县长。
  5月13日,九店、肖王两公社遭龙卷风和冰雹袭击,受灾范围约长10公里,宽5公里。强风中心九店公社境内,水泥电杆被折断,直径尺余树木被拔起,公社机关3间楼房顶翻飞80米远。损失达528万元。信阳行署和县委领导带医疗队连夜赴灾区救灾抢险。
  是月28日,《河南日报》报道了"信阳氟石应用于水泥工业研究成功"的消息。该项研究成果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7月,明港萤石矿生产的萤石精粉外销日本。
  9月19日始,美籍华人李圣炎关心家乡教育事业每年捐助1000美元,在县一高设"益三(其父名)奖学金"。
  10月9日,本县被定为国家林业重点县。
  是月20日,动工修建信阳--南阳公路顺河店大桥,次年9月30日竣工。桥长226米。
  11月12日,平桥镇复归本县辖。
  是月26日,召开稳定、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三级扩干会议,与会1756人。
  是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信阳县第一高级中学、第二高级中学列为地区重点中学。
  是年,全县城乡年末储蓄总额超过千万元,较1975年增长97%。到1985年底,全县储蓄额为4603.1万元。
  是年,县医院外科成功摘除重31公斤的巨型卵巢囊肿瘤。
  是年,长台关公社长台大队。淮南稻麦大面积高产稳产、低成本栽培技术研究"。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1年

  2月28日~3月4日,信阳县第五次党代会召开,出席代表620人。会议选举县委委员28人,候补委员5人,马保元为书记。同时选出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和出席省党代会代表。
  5月8日,县委、县政府联合发出对多种经营生产的四条意见。
  6月20日,李家寨公社中茶大队第三队,因私仇发生特大凶杀案。罪犯尹某持刀杀死9人、伤5人后畏罪自杀。
  7月28日,财贸战线企业经济责任制会议召开。
  8月4日,对山林地区农户发放"林权证",实行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林业承包责任制。
  是月10~16日,日本商户岩井株氏会社贸易代表团和美国杜邦公司代表团参观明港萤石矿。
  是月10日,全县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0月,平昌关农行营业所张恩珍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赴西北8省区介绍先进事迹。1984年又获中国农业银行颁发的银质奖章一枚及省"劳动模范"称号。
  12月22~26日,召开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补选马保元为人大常委会主任。
  是月,县毛巾被单厂被省纺织工业管理局命名为无火险、无工伤、无污染工厂。
  是年,全县开展税收大检查,查补偷漏税,增加财政收入百万元。
  是年至1985年,国家连续5年发行国库券,共分配本县推销任务551.1万元,实际认购706.5万元。

1982年

  2月2~4日,县委召开公社党委书记、管委主任和局、委、办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传达党中央《关于在今年年内对全体党员普遍进行一次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检查评比的决定》。
  是月12日,召开全县"五讲四美"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会。
  是月,中共河南省委于本县开展解决中原突围历史遗留问题试点工作,全县有1200余人的问题得到澄清和解决。 
  春,狂犬咬伤1778人,经及时救治后,仍有9人发病死亡。 
  6月,于平桥筹建信阳县啤酒厂。次年7月17日,一期工程动工,1985年1月建成投产,设计能力年产啤酒1万吨,总投资549万元。
  7月1日,全县人口普查,计有183457户,872857人,其中男450616人,占总人口的51.6%。
  是月至9月,连降暴雨,山洪暴发,狮、淮横溢,倒房10134间,砸死、溺死34人,损失4771.3万元。县政府赈粮1560万斤,款59.8万元。
  9月10日,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委员37人,主任委员由县长桂慕李兼任。
  是月,明港萤石精粉获省"优质产品"奖,次月,又获国家冶金都"优质产品"奖。
  10月10日,长台关公社中学教师余运遂将其平反冤案补发的2000元工资全部献给国家,受到县委通报表扬。
  是月12~15日,县召开第四次供销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国家商业部王寰及省地县(市)的374名领导参加了会议。是时,信阳县供销合作社更名为信阳县供销合作联合社。11月,国务院秘书长田纪云来河南考察供销社体制改革情况,听取汇报后,赞扬"信阳县(供销社)民主管理好"。
  是月13日,县政府向具有各种技术专长的86名农民发放了技术员证书。
  是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安志敏,来信阳南山嘴考察。次年4月3日,该所经过对南山嘴出土文物鉴定,认为早在八九千年前,本县就有人类活动。
  11月,董家河公社果品厂生产的猕猴桃果汁,被评为全国同行业第一名。
  是月25日,县委书记马保元,随全国供销总社选派的代表一起,赴日本考察农村经济发展事宜。
  是月,东方红化肥厂被国家化工部授予"利润超百万元先进单位"称号。

1983年

  1月,改全县27个人民公社、镇为乡、镇、在乡、镇设党委、政府、经济联合社;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村建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经济联合社;生产队改为村民组。
  2月20~25日,县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贯彻党中央1号、2号文件,表彰"两户一体"(专业户、重点户、经济联合体)和计划生育先进代表。
  3月31日,召开县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刹住在建房、分房、户口"农转非"、招工和借公款等方面的不正之风。
  是月,县委书记马保元和县供销社主任杨明轩赴京参加全国供销社体制改革座谈会。
  8月,按照上级部署,全县开展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斗争,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16日夜统一行动,逮捕各种犯罪分子数百名。高梁店乡部分干部在此次斗争中有违法乱纪行为。后经地县两级调查,于次年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
  是月16日,游河乡河心村渡口,乘客擅自摆渡并严重超载,造成溺死8人的沉船事故。
  是月17日,来自12个国家、23人组成的国际前寒武纪构造与太古地球化学讨论会、野外地质旅行团,到董家河乡睡仙桥村和卧虎蛇纹石矿进行地质构造考察。
  11月,县农机厂生产的"长呜牌"X-195汽缸套获省优质产品奖。后又连续两年获省优质产品奖。
  12月,县毛巾被单厂生产的"4×6"印花床单打入国际市场。
  是年,全县有4.4万人实行节育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当年人口净增率。
  是年,县商业局服务公司3级理发师周洪春,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5年又获全国商业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被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出席了全国党代表会议。

1984年

  1月,新乡地区派医疗队(20人)来本县,支援老苏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为期一年。
  2月,余自顺任中共信阳县委书记。
  3月,信阳县经济联合社成立。
  5月20~26日,信阳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415人。会议审议通过各项决议,选举余自顺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守印为县长。同时召开第二届县政协会议,选举刘德福为主席。
  6月24~29日,河南省山区民兵政治教育经验交流会于本县召开,省、地、县领导及先进单位代表200人参加了会议。 
  是月26日,成立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7月,本县县直局委和乡镇进行体制改革,根据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对25乡2镇和86个局、委、办领导班子进行了全面调整。45岁以下县、科、股级干部由1983年的25人增加到346人,大、中专毕业的技术干部由1983年的4人增至79人。
  9月30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信阳毛尖茶注标"龙潭牌"37类,并附有商标图案。
  是月,县金属制品厂生产的20号镀锌铁丝被评为省同行业第一名。
  10月,明港乡、镇合并为明港镇。
  11月3日,召开千余人参加的全县乡镇企业会议,贯彻中央、国务院(1984)4号文件,制定本县乡镇企业发展规划,表彰"两户一体"。
  是月9日,明港乡、镇卫生院合并成立信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是月11日,县工业品贸易中心、供销贸易中心于明港成立。信阳地委书记赵风羽等前往祝贺、剪彩。
  12月,明港麻纺厂生产的麻袋进入国际市场,畅销伊拉克、比利时、香港等地。
  是年,县农牧局研究成功的"矮化密植速生丰产茶园"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是年,本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一亿元,被评为省乡镇企业产值翻番先进县。省奖售丰田面包车1辆,五十铃卡车3辆,彩电1部,自行车2辆。
  是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7.53亿斤,共完成征购、超购粮1.94亿斤,均为本县历史上最高记录。

1985年

  2月,平桥举行灯展,火树银花万人空巷,再现信刚老城传统元宵节灯会盛况,并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赋予新的时代特色。
  是月,本县舞蹈《采茶》获省五届民间音乐舞蹈调演2等奖。
  3月,县农用飞机场在平桥镇黑马石村建成。
  4月15~30日,县长张守印率本县组织的经济考察团赴江苏南部5县、市,考察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5月24日,县召开电视录像整顿会议,严禁放映淫秽录像。
  6月,本县龙潭茶叶总厂生产的"龙潭牌"特级、一级信阳毛尖茶荣获国家银质奖。
  7月,团县委和司法局联合组织法制宣传报告团,在11个乡镇巡回演讲。
  8月8~14日,本县首次举办乡镇企业食品饮料展销会,共展出43个企业的522种产品。地委书记赵凤羽、行署副专员张钦文亲临大会观展。
  是月,明港萤石矿生产的优质萤石精粉为国家创外汇160万美元,多行销日本、苏联。
  9月10日,全县隆重举行第一个"教师节"庆祝活动。县政府拨款5万元为离、退休教师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并有一批优秀教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月26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发命令,授予陆军第十三军三十五师侦察连排长傅孔良烈士(本县东双河人)"战斗英雄"称号。
  10月,地区磷肥厂、化肥厂、冶炼厂、卧虎蛇纹石矿移交本县。
  是月,全省各地、市、县民政干部来本县开展婚姻登记普查试点工作。
  11月15日,县委书记余自顺率各乡镇党委书记赴夏邑、商水等县参观农田基本建设。
  12月12日,信阳地区运输公司1辆客车,自信阳市驶往平昌关,途经淮河甘岸大桥时,由于客车违章超车,致使客车翻落8米高的桥下,酿成死伤33人的特大恶性交通事放。
  是月21~25日,召开中共信阳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出席正式代表452人,列席及特邀代表209人。会议选举产生新的县委和县纪委领导班子,余自顺当选为县委书记,高俊峰当选为县纪委书记。
  是月23日晚,柳林乡饮食服务业个体户徐贤栋拾到一内装6494元人民币的手提包,如数交还失主,并拒收千元酬金。
  是年,明港粮食中转储备库破土动工。 
  是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2000万元。 
  本县1984年~1985年连续被省体委评为"达标"先进县;"高考"升学率1984年~1986年连续三年在全地区夺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