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高职思政课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肩负着培养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责任。党史学习教育与高职思政课教学在价值目标、教育内容、育人功能等方面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和互补性,二者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党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
党史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功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实践,展现了党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党史教育通过历史事实的呈现和历史规律的揭示,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党史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能够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历史实践,使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解和认同。
高职思政课程承担着培养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其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和时代要求。高职思政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品格,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为既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又具备精湛技术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定位要求思政课教学必须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职业发展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有机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相统一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教育与思想教育在本质上具有深层次的内在统一性,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历史教育为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生动的案例,思想教育为历史教育注入了深刻的内涵和明确的方向。通过党史学习,学生能够在历史脉络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运用,在思想感悟中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历史教育的知识传授功能与思想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相互融合,形成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具体途径
其一,构建以党史为主线的教学内容框架。教学内容框架的构建需要以党史发展脉络为主线,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党的历史实践有机结合,形成系统性和逻辑性并重的内容体系。这一框架应当按照党的历史发展的时间轴线,将重大历史阶段作为主要模块,在每个模块中融入相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同时,教学内容框架还需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专业背景和职业发展需要,将党史中蕴含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职业素养培育内容有机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学习党的历史过程中深化对职业责任和使命担当的理解,实现历史知识学习、理论素养提升和职业品格塑造的协调统一。
其二,开发多元化的党史教学资源体系。党史教学资源体系的开发需要立足多元化、立体化、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构建涵盖文字资料、音像制品、实物展品、数字媒体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性资源库。传统的党史文献资料、历史图片、影像记录等基础性资源需要进行系统整理和分类编目,形成便于教学使用的资源集合。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为党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多媒体互动技术等能够将抽象的历史概念转化为直观的感知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此外,地方党史资源、红色文化遗址、先进典型事迹等区域性和时代性资源的挖掘利用,能够使党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其三,创新互动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需要突破传统的单向讲授模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多维教学生态。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兴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够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历史辩论、主题演讲等参与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营造更加开放、包容、互动的学习环境。
其四,建立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活动平台。实践教学活动平台的建立需要统筹校内外教育资源,构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实践育人体系。校内实践平台包括党史教育专题展厅、红色文化体验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社等载体,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党史学习体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与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先进企业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地参观、现场教学、志愿服务等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实施“行走的课堂”。同时,实践教学活动平台还应注重与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紧密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深化对党史精神的理解和践行。数字化实践平台的构建,包括在线党史知识竞赛、虚拟历史场景体验、数字化展览等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实践学习机会,实现实践教学的常态化和全覆盖。
(作者单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安徽省质量工程重点项目“体悟合肥市新时代发展成就的思政课‘行走课堂’教学范式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4sxzzjy014)
《中国文化报》( 2025-10-27)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