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中共许昌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要求,坚持靶向施策破难题、精准服务提质效,围绕党史“七进”(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活动任务,聚焦堵点难点,创新形式载体,优化资源配置,致力“广覆盖”“深扎根”,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让红色基因在基层一线赓续传承。
一、“靶向式”推进,破解“进校园”形式单一难题
改变传统宣讲模式,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用活宣教手段。一是研发“漫画+故事”教育载体,赠送自己创作、通俗易懂的《红路漫漫》长征主题漫画书籍,和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在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市健康路小学等学校实现“学习+体验”双提升,有效解决“学生兴趣不高、教育效果有限”问题;二是联合市企业家协会,到派驻村禹州市郭连镇郭西村小学开展“薪火相传润童心 红色赋能助成长”慰问活动,介绍中国共产党在许昌建立发展、不断壮大的历史,捐赠《红路漫漫》画册,发放《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宣传页,引导青少年学习了解党的历史,助力红色基因传承。
二、“定制式”服务,解决“进军营”覆盖不足问题
定制“本地服务+远程延伸”双轨服务模式,满足驻许部队及与许昌城连共建的西藏某部不同需求。一方面,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送党史方志文化服务进军营”活动,现场赠送《中国共产党许昌历史》等书籍,分享革命故事;另一方面,针对偏远军营服务难触及问题,通过邮寄《中国共产党许昌历史》及最新《许昌年鉴》等书籍,将服务延伸至西藏,进一步扩大党史方志文化服务范围。
三、“融入式”教育,攻克“进两新组织”参与度低堵点
采取“融入式”教育策略,打通“两新”组织人员分散、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造成的宣教堵点。一是突出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联系许昌草之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两新”组织开展赠书上门服务,通过传播自制短视频,赠送《中国共产党许昌历史》,发放讲解《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等宣传内容,解决“人员难集中、学习难开展”问题;二是借助“两新”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参加“童游三国”亲子游学公益项目,联合家长采取线上分享和线下实地游览等形式,讲解许昌历史文化。全年“两新”组织参与率较上年提升40%,有效激发了组织活力。
四、“全方位”扩容,做到“七进”全覆盖
在攻克堵点难点问题的同时,同步强化整体保障,全方位扩容“七进”活动。一是扩大资源供给,累计开展党史宣教1700余场次(含县市区),发放《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宣传页、相关资料等3000余份,向机关、社区、农村等其他领域赠送《许昌年鉴》等书籍近百册,实现“重点突破+全面覆盖”;二是建强服务队伍,依托“党史宣讲团”“志愿者服务队”,在市区祥瑞小区设立“党史方志书屋阅读点”,在襄城县湛北乡山前杨庄村等农村开展专题宣讲、互动座谈,拉近党史与社区群众距离;三是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上传最新研究成果、传播革命故事,扩大线上覆盖面,全年线上平台浏览量超10万人次,为党史“七进”活动提供多元支撑。
下一步,中共许昌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以党史“七进”活动为抓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许昌凝聚更强红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