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孙 伟:“铭记河南抗战历史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来源:顶端好书时间:2025-07-10分享:

  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孙 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出版《简明河南抗战史》,回顾河南抗战历史,对于大力弘扬抗战精神、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河南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80多年前,在党的领导下,河南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为全民族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重大牺牲。抗战时期,在中共河南省委及各级党组织领导下,河南建立起众多抗日根据地。比如确山竹沟,被誉为“小延安”,不仅是中原抗战的重要基地、战略支点和指挥中心,也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输送了大量有生力量,培养了众多抗战骨干。同时,河南的正面战场抗战同样英勇壮烈,在豫中、豫西等地区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战役,有效牵制了日军兵力。这部著作从局部抗战时期的河南、全民族抗战在河南展开、河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坚持与巩固和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几个部分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河南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历程,详细记录了党领导河南人民血战到底坚守河山的牺牲和奉献,史料扎实、专业性强,让我们对河南抗战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作品,也为今天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讲好党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烈士的故事,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提供了生动教材。

  同时,这部著作中也讲述了很多关于大别山地区的抗战内容。在河南抗战的宏大叙事中,大别山抗战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1934年,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河南罗山出发长征,一路播撒我党的抗日主张,凝聚抗战力量。1937年,坚持大别山三年游击战争的红二十八军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动与国民党部和谈合作抗日,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打响了新四军对日作战的第一枪。诞生在大别山的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以红二十五军为主的红十五军团改编为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成为举足轻重的抗日力量,涌现出叶成焕、赵崇德、韩名柱等众多著名抗日英烈。抗战开始,大别山又是抵御日军的重要防线,李先念等领导新四军第五师开辟豫鄂边抗日根据地,成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党中央为加强大别山区党的领导,成立了中共鄂豫皖区委,为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大别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他们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不仅在军事上与敌人作战,还在后勤保障、情报传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展现出了顽强不屈意志和斗争精神。这些历史也成为今天大别山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的宝贵财富。我们将以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一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深入挖掘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学院力量。一方面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大别山抗战、河南抗战的宣传和教育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研究成果进课堂,设计学习抗战精神教学模块,开发相关专题课程,依托大别山丰富的抗战遗址遗迹,打造抗战主题的现场教育线路,在教学培训中深化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的学习教育。

责任编辑:姜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