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弘扬大别山精神 担负新时代使命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作者:陈艳时间:2025-04-24分享:

  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国共产党诞生,大别山就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党早期活动的重要见证地。在大革命时期,大别山的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湖北黄安和麻城的起义、河南商城南部的起义、安徽六安和霍山的起义接连发生。随后,在党的领导下,以大别山为基地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建立。在抗日战争时期,党依托当地人民,成功创建了鄂豫皖边抗日民主根据地;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地区转变成了中原解放区的核心地带。在这一漫长而艰难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大别山军民共同铸就了大别山精神。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我们需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弘扬大别山精神,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凝心铸魂。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别山军民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共产主义信仰,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捍卫阵地,确保了革命红旗在大别山上高高飘扬。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长达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大别山地区涌现出众多革命英雄,有数十万革命儿女英勇献身,记录在案的烈士人数已逾十三万。正是这些英雄,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续的斗争,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前市场经济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多重挑战,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大别山精神,坚持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深入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效地将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进而深化对世界的认识,积极地改造世界。同时,不断加强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弘扬大别山精神,用胸怀大局的战略思维擘画清晰蓝图。在革命的关键时期,大别山军民始终将整体利益置于首位,以大局为重,通过自我牺牲为革命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体现了他们对全局的深刻理解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解放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面对国民党军队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严密封锁,以及敌我力量悬殊的严峻形势,刘邓大军凭借坚定的大局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激发了巨大的战斗意志、团结力量和号召力,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决策,克服重重障碍,远征至大别山,成功实现了党中央的战略目标。重视整体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形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胸怀全局的大别山精神,始终树立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意识,积极主动地从宏观视角审视问题,将各项任务置于全局框架内进行深思熟虑、精准定位和周密安排,确保对整体形势有精准的把握,自觉地遵循和维护整体利益,并坚决捍卫整体利益。

  弘扬大别山精神,依靠人民的团结奋斗创造历史伟业。在党的领导下,大别山军民铸就了坚如磐石的革命统一战线。面对敌人的重重“围剿”,他们以不屈不挠的斗志,坚持革命斗争,彰显了非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夺取革命的最终胜利。党的领导人身体力行,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关心群众疾苦,积极引导和组织群众参与革命,确保了革命力量的持续壮大,为战争的胜利和国家政权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执政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宝贵传统,是党开展工作的鲜明旗帜。团结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然而,只要继续发扬团结奋进的大别山精神,让共产党人与人民心连心、携手共进,我们必将在这新的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弘扬大别山精神,用开拓创新勇当前锋的政治勇气谱新篇开新局。作为我党早期创建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展现了大别山军民坚决听党指挥、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面对残酷镇压的严峻时期,大别山人民不畏艰险,为革命队伍提供情报、运送物资、救助伤员、传递消息,并积极送亲人加入军队,成千上万的大别山儿女不惧困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尚有许多未知的挑战,更加需要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毅力。我们必须弘扬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在实践中勇敢尝试,依靠改革与创新来推动事业的发展,以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勇气走前人未走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作为总遵循、总纲领、总指针,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别山精神,让这一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从胜利迈向胜利的强大力量。

  【本文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矿业管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3HSMY023)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荆楚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姜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