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多措并举!严打网络谣言违法犯罪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时间:2024-07-22分享:

  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公安机关多措并举严打网络谣言违法犯罪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7月21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部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今年4月10日开始,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多措并举严打网络谣言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关停了一批违法违规账号,清理了大量网络谣言信息,有力净化了网络生态,切实营造了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

  研判分析

  网络谣言主要分为五个大类

  近日,四川公安机关依法查处10名编造传播“人贩子在越西偷了很多家,现在被警察抓到了”网络谣言的网民,并对造谣传谣网络账号采取关停、禁言等处罚措施。

  近年来,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网络谣言乱象频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对谣言类信息涉及的事件、部门、单位进行了逐一核查,并对相关信息、线索和案件进行研判,分析出了当前网络谣言主要集中的领域。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网络谣言可以分为五个大类,分别是“旧谣新传”类谣言、热点案事件的伴生谣言、利用新技术新应用编造谣言、涉校园安全类谣言以及涉自然灾害类谣言。

  据介绍,网络谣言滋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网民关注,蓄意制造热点、爆点舆情,从而达到吸粉引流、增加广告收入、赚取平台补贴,甚至直播带货的目的;一些“网络水军”团伙通过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或炒作敏感案事件进行引流牟利、实施敲诈勒索;在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因素影响下,一些网民极易被谣言信息带偏认知,形成误导信息的“虹吸现象”,客观上助推谣言传播扩散;个别网站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不到位,导致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言论大量传播扩散。

  强化打击

  清理网络谣言信息70.5万余条

  河北公安机关侦破一起“利用热点话题炒作实施敲诈勒索”的“网络水军”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81名;云南公安机关对编造发布“云南工商学院有女生遭3名黑人性侵”网络谣言的李某某,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一次次行动的有力展开,一项项举措的有效落实,一起起案件的及时侦破,充分彰显了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的信心决心。

  一些“网络水军”为牟取暴利恶意炒作相关事件,成为网络谣言滋生扩散的幕后推手。公安机关将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与“净网2023”、打击整治“网络水军”专项行动紧密结合,严厉打击炮制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网上秩序的造谣传谣人员,以及借热点话题实施敲诈勒索等“网络水军”团伙,共侦办“网络水军”案件1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20余名。

  一些自媒体人员在“流量经济”的驱动下,搬运加工、二次创作、东拼西凑、张冠李戴甚至直接造谣,挑动网民情绪、撕裂社会共识、污染网络生态。公安机关重拳出击,共侦办以博取关注、吸粉引流为目的编造网络谣言案件1000余起,关停或禁言造谣传谣网络账号1万余个。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案件2300余起,整治互联网平台企业近8000家(次),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2.1万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70.5万余条,以强有力的实际行动整治网络谣言问题乱象。

  多方参与

  共同营造清朗有序网络空间

  营造清朗有序网络空间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

  北京、广东、上海公安机关与大型互联网平台联合发布“拒绝网络谣言清朗网络环境”倡议书,号召广大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和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秩序,这是公安机关发动各方力量打击网络谣言的一项有力举措。

  近年来,一些网站平台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不到位,对网络谣言信息缺乏有效管控,甚至为了流量和热度,纵容网络谣言的传播,对网络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专项行动期间,公安机关综合采用多种监管执法措施,督促网站平台落实网络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当前,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正在开展主题为“打击网络谣言、网警在行动”的宣传周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网络谣言的辨别力。公安机关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积极教育引导广大网民和互联网企业平台依法上网、依法办网。

  公安机关建议广大网民朋友,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识别能力,不转发任何未经证实的信息,严守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当因网络谣言受到不法侵害时,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发现网络谣言违法犯罪线索时,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目前,公安机关已将包括网络谣言、网络水军、网络暴力等网络乱象整治,纳入到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全力营造清朗有序网络环境,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短评:扫除谣言乱象净化网络生态

  近年来,一些自媒体借热点案事件编造传播谣言,“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利用热点话题炒作实施敲诈勒索,通过炒作热点案事件引流牟利,严重扰乱网络秩序,破坏政府公信力,不仅挑战社会道德底线,更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公安机关持续深入推进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态势,维护了社会秩序,捍卫了法治尊严,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决不是“法外之地”。作为打击网络谣言的主力军,公安机关要持之以恒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依法打击恶意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实施者,依法打击借热点事件造谣引流、非法牟利的“网络水军”团伙,依法整治网络谣言问题突出的互联网企业,清理关停违法违规网络账号,不断加大惩处力度,坚决扫除网络谣言乱象。

  治理网络谣言是一场持久战,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需要久久为功,既要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又要多方共同行动、齐抓共管。公安机关要严格依法履职,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能和分工,加大监管力度;互联网平台企业则要守好“责任田”,严格规范使用者发布、转发信息行为,斩断谣言滋生的源头;社会力量也要充分发挥作用,共同参与网络治理,持续净化网络生态,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刘翔)

  监制|王继祖

  原标题:《多措并举!严打网络谣言违法犯罪》

责任编辑:姜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