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10月26-28日,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来到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两地,强调要“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两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
专题片《从延安到红旗渠》,以新时代的视角回望延安革命年代和红旗渠建设年代,寻访亲历者和见证者,记录奋进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上的生动实践,展现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的时代价值,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1940年,乐天宇一行6人用时47天
考察陕甘宁边区的甘泉、延川等15个县
在黄土高原的一片荒山沟
乐天宇一行发现了南泥湾
![]()
3年时间,359旅开垦了26.1万亩土地
1944年当年收获粮食37000石
“烂泥湾”变成了“米粮川”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联合绞杀
没能困死延安
反倒压迫出了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
军队自己养活自己的光辉案例
![]()
林县要搞跨区调水
国家拨款不多
没有现代工程机械,没有专业的施工队
只能是县委领着老百姓
带着简陋的工具,带着微薄的口粮
憋着绝不向命运低头的一口气冲了上去
![]()
在鸻鹉崖,年轻的修渠人腰系绳索
下垂到半山腰中凌空施工抡锤打钎
上无寸物可攀,下无立足之地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入悬崖
先后有13个人在这里牺牲
但人们前赴后继地接着干
![]()
《黄河大合唱》
这首诞生于抗战烽火的经典名曲
是延安大学鲁艺合唱团的保留曲目
在一次次排练中
年轻的学生们重返历史现场
![]()
穿越战争风云
面对慷慨赴难的勇士
聆听咆哮激荡的大河
在民族力量的大合唱中
理解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延安的黄土地
不仅能孕育出养育中国革命的小米杂粮
也孕育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更孕育了无数新一代的年轻人
![]()
他们怀揣梦想却又脚踏实地
他们在用自己的脚步
走好他们的长征路
![]()
李媛出生时
她的太爷爷李贵
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后勤指挥长
已经去世21年了
虽然她已经无法从太爷爷口中知道当年的故事
但还有很多老爷爷、老奶奶们
他们的记忆是最好的教材
![]()
这样的教育
就像当年修渠人开凿太行山的岩石一样
一点点重塑着李媛
让她在年复一年讲述红旗渠时
无需酝酿,无需炫技
![]()
林州施工队能吃苦,肯学习
守规则,重契约
在全国同行中脱颖而出
在雄安新区的这片工地上
同期施工的三个标段工程进度
林州人总是走在前面
![]()
先驱举起火炬,后人追随光明
英雄留下足迹,我辈超越既往
从延安到红旗渠
重整河山的奋斗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座
无尽的时光长流
树立起一个民族傲然独立的丰碑
![]()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