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革命纪念馆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老城大街中段(鲁山县县委院内西侧)。
豫西革命纪念馆
豫西革命纪念馆主体建筑牧师楼始建于1891年。当时,挪威基督教传教士在鲁山修建了教堂,取名“福音堂”,并在福音堂东北面修建了“牧师楼”,作为牧师和传教士居住的地方。牧师楼为砖木结构,具有西欧建筑风格。1947年11月鲁山解放后,传教人员相继离去,牧师楼成为豫陕鄂边区后方工作委员会驻地,豫陕鄂行政公署及豫西行政公署在此办公,福音堂成为豫陕鄂边区、豫西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召开会议的地方。1948年4月,刘邓大军转出大别山后,邓小平4次来鲁山都在牧师楼住宿、办公,并多次在鲁山县召开会议,运筹帷幄中原解放战争的重大决策。2002年,中共鲁山县委、县政府把牧师楼作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和开发;2002年4月,中共平顶山市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公布邓小平旧居为平顶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鲁山县委将牧师楼进行整修并开始陈列布展。2004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为豫西革命纪念馆题写馆名,2004年8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总面积1200㎡,展厅面积320㎡,馆内共设8个展室,主要有邓小平生平简介、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鲁山、鲁山的早期革命活动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重要事件以及鲁山发展新面貌等图片、实物、文字资料1400多件(幅),展厅内制作有大型鲁山县地形地貌沙盘,设置有电视等现代化展示媒体。纪念馆楼房前安放着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的半身铜像。
豫西革命纪念馆于2006年8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2月被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5月被河南省发改委等部门公布为河南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1年6月被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20年7月被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公布为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